距离感就是人的心距,觉得近了,它就近,觉得远了,它就远。在我们的生活中,“距离感”更多的是一个描述心理感受的形容词。
不过我们今天不聊形容词,我们来说说名词——有关“距离”的感觉。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核心本质是一个人的分寸感,保持合适的距离更有利于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距离太近:
君子之交淡如水,距离拉近,隔阂加深。亲属,朋友,一切人,概莫能外。
1、人本身就是情感动物,对于情感的需求是人本能诉求,所以我们在处理所有的人或事的时候,都无法真正的抛开个人感情因素,而过近的距离,在增加双方感情的同时,也会妨碍客观的认知与决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碍于情面”。
2、“距离产生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所有人一旦放在显微镜下,ta的缺点都会很大程度的放大,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能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也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美感。
3、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给予他人足够的个人空间这既是对于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而个体之间过近的距离很容易让我们迷失自我,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距离过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说的是“莲”,而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我们倒也真的不能只是远观。
如同前面提到的,人是情感动物,我们对于情感的需要是天性,所以说有没有距离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他保持的距离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个人喜好与熟悉程度,再高冷的人也会在对待某些人的时候显露逗比的一面,这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距离感都是刻意为之,也可以说是一种伪装,对于过于追求距离或者说置身事外的人来说,“远观”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其本质也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和身边更多的人形成健康的关系链接,有助于个体安全感的快速构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奇妙,它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而保持足够的分寸感和合适的距离感,是维持这种平衡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