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邂逅了北大静园讲座,观看了几课时,很受教育。因更新慢,就没再跟着看。今天登陆慕课,看到更新了许多了,打开继续学习,幸运的看到了赵园先生和北大学子谈选择这一课,一共五节课,看了两节了,很是受用。算作听课笔记吧,写下了这些文字。赵园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人,本科北大毕业,研究生北大毕业,1965级北大学生,1969届,1978年考入北大研究生,王瑶名下。她致力于现代文学研究,明清思想研究,著作等身,有学术著作,也有散文集名世。北大之大,是境界大之大,是气象大之大。要做北大人,不要北大脸。要用实实在在的成就,而不是只一味眼高手低,疏懒。要秉承北大的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赵园先生和北大新生交流时说到,选择,选择有主动的选择,被动的选择,无可选择的选择。别人看她,选理工科好,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虽然在中学门门学科优秀,但中文,她感觉是适合自己的,文学是适合自己的,这个选择,至今无悔。再就是考研时,选择现代文学,古典文学没有根底,实难选择,最终不得已的选择是现代文学,考研也是自己不得已的选择。选择了现代文学研究生专业,她又选择了细读作家作家文集,一个一个细读入手,进行研究。这个路子自己感觉是对的。选择了北大,要清楚自己选择的是什么,要知道在这里进行哪些训练,获得哪些成长进步。
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在大学阶段都要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怎样进行学术训练呢,一则听取导师指引,一则凭学养和判断力,去研读优秀的学术作品,用描红的态度去仿写自己的作品,怎样用材料,怎样分析材料,怎样提出观点,采用怎样的文体。一部一部研读,一部一部学习。要尽可能的丰富自己的学识,经史要苦读,从经史到诸子,从圣经到西方的经典著作,要苦读,恶补。思想的训练思考问题,有理论训练。材料,整理材料。文体,自我训练。义理考据辞章。知道了,行动起来,永远不晚。
以上是赵园先生这两节课的部分要点。娓娓道来,有醍醐灌顶之感。
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已届中年,真是光阴虚度,马齿徒增,没什么建树。 人生忽忽而已,时不我待,选择要早,要耐得住寂寞,选择了学术,就选择了寂寞,一人对着书桌,对着电脑。自己工作23年了,想想刘邦8年的时间建立大汉帝国,党从建立到建国,用了28年。时间一样的流逝,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大势的人,都成就了不朽的功业。在这样的新时代,在这盛世,自己普通渺小,没什么学养根底,可也应可以做出成绩吧。英雄来自人民,平凡来自伟大。一点一滴的积累,求从量变到质变,从一天码点文字,想点问题开始,从每天读点文章,积淀开始。贵在坚持,坚持,在坚持中见证变化成长。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坚持苦读恶补,勤写笃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