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宝典》里讲到纳瓦尔的阅读观。对于他提到的阅读观,我有着和他一点相同和一些不同,接下来就从这两个方面讲一讲:
1、相同
① 建立阅读兴趣
书里说到,阅读自己喜欢的题材,直到热爱阅读。我很赞同他的这一观点。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刚开始阅读看什么书?“我给出的答案和纳瓦尔相似。
我给朋友说,很久没读书或从来不读,那么先就从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书入手。每天阅读10-20分钟的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往上增加。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那么建议从人物传记开始阅读。不要一开始就读哲学和那种难度大的书,这样很容易有挫败感,从而对阅读失去兴趣。
先从浅显易懂的开始,从易到难的这样去过度,就像游戏中打怪升级一样,一级一级往上走,这样既有了阅读的兴趣还很有成就感。
记得很多年前我阅读时就是从那些名著开始的,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名家和老师们都在推荐去阅读这些书,自己也就跟着他们的推荐去阅读。经过很长时间后,自己开始形成习惯后,才开始涉及其它类型的书。
所以现在读的书也比较杂,触及的领域也比较宽。这些都是源于在建立起阅读兴趣后去读的。
在没有阅读基础之前,一定要去先建立自己阅读兴趣,这个是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② 阅读速度的快与慢
不要比谁读书更快。书越好,你越要慢慢读、慢慢吸收。没错,那些经典的书籍就适合用慢读,不要用很快速的方法去读完。
比如阅读《红楼梦》、《论语》、《道德经》一类书籍时就不要和别人比速度,也不要去比谁读了多少本,这些书哪怕一年只读一本,把它读懂了也比读许多本那种无脑的书好上一百倍。
当然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比如消遣类的书就可以用快速阅读去完成,因为这类书不需去记,只是一种消遣打发时光。
2、不同
纳瓦尔还说:不要读畅销书,不要看新闻。避免加入任何的“读书俱乐部“,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些读书社群,避免追求任何社群的认同。
我对这个观点持不同态度,加入读书社群对自己有好处。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 遇见志趣相投的伙伴
这个是在我在今年真正加了一个读书社群开始的。在这个线上的社群里,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祖国的大江南北。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阅读,大家相聚在一起。
以前一个人默默地在家阅读,也不怎么表达,只是偶尔用笔记录一下读书后的感悟和做一下读书笔记,也不和大家交流,因为身边阅读的人少之又少。
加入社群后,认识了很多爱书之人,这个现象改变了好多。
② 发表不同的读书体会和看法
在社群里,我们有时是共读一本书的,一个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我们共读一本,每个人读出的意思和观点都不尽相同。我们会在社群里分享自己读到的观点参与讨论,甚至是写一篇文发在群里让大家点评。
这就是参加社群和独自一人读书的差别,这样的输出方式让自己在阅读上精进得更快。
③让表达力提升
参加读书社群有利于自己的表达力提升。这个我有很明显的改变。刚才我也说到了以前我独自一个阅读时,虽然读过一些书,但还是不善于表达。
这个现象在我今年加入社群后得到了很好的改变。原因就是在于,有一天老师也是群主要求我们录一个至少一分钟的读书分享视频。当我看到这个作业后,第一反应就是抵触这个作业,也不想完成,准备放弃。
后来,我在给自己做了很多次的心理建设后,才开始试着接纳这个要求和作业。我也在经达试录了很多次以后,离交作业的最后时刻交付完。记得当时还录了两分左右。这是一次零的突破。
从这以后,每次开读书分享会,我都会积极发言,这是在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我也可以在线上和视频上和大家分享读书体会和感想。这个改变对我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
④去影响更多的人爱上阅读
我一直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自己阅读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喜欢阅读,爱上阅读。虽然现在也在用这个小小的能量影响到他人,毕竟这个能量还比较小。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加入社群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在一起,就会想出很多的点子,将这些小点子用自己线下的力量和线上大家的力量能影响更多的人去爱上阅读。这个想法是我进入社群后,将来自己准备做社群想到的。因为社群的力量相较个人力量会大一些。
3、写在最后
这些就是我在阅读完《纳瓦尔宝典》后,对他书中关于阅读的观点一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书就和穿鞋穿衣服一样,适合他人的,未必就适合于自己,反之也一样。
说得再多,也比不上自己亲自去体验和行动一次来得有效。在上面的观点中都是我亲自做过和体验后的一些真实感受和观点。
也算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吧。书只有自己去读了才是自己的,别人讲的终究是二手的知识。去读,去看,去体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