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高效的综合考虑各个层次
现实分为不同层次,每一层次都能给你不同的价值的视角,综合分析和决策时,你需要把这些层次都考虑到,并指导如何在不同层次之间的转换。
我们谈话倾向于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
1)用“基线以上”和“基线以下”来确定谈话位于哪一层次
2)谨记,决策需要在合理的层次做出,但是也应在各层次之间保持一致。
做好这一点需要做到:
-谨记任何问题都存在很多层次;
-针对一个问题,明白你分析的是哪个层次;
-有意识的在不同层次之间转换,而不是把问题视为一堆没有内在区别,可以随意考察的事情。
大致存在两种决策方式:
一种是以证据和逻辑为基础(来自较高层次的大脑)、另一种以潜意识和情绪为基础(来自比较底层次的动物的大脑。)
5.5 综合分析现实、理解如何行动的最好工具是逻辑、理性和常识
注意不要依赖其他任何东西,心理学家进行的大量测试表明,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收到较低层次大脑的控制,这导致劣质决策,但他们还不知。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
成功的组织都有组织文化,确保基于证据的决策是常规而非例外。
5.6 根据预期价值计算做决策
1)不管你押队的概率已经有多大,提高你的押对概率始终有价值;
2)知道什么时候不要去押注,和知道什么注值得押同样重要;
3)最好的选择是好处多于坏处的选择,不是毫无坏处的选择。
5.7 比较更多信息带来的价值和不做决定造成的成本,决定优先顺序
有的决定最好在获得更多信息后作出,有的决定最好立即做出。善于合理排序的人理解以下几点:
1)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区分你的必做之事和想做之事,不要错误的把任何“想做之事”派到最前面。
2)你可能没有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那最好将它留着,以免自己没有时间处理重要的事。
3)不要把概率当做可能性。万事皆有可能,重要的是概率,你必须考虑每个因素的发生概率,然后进行排序。
成为最好决策者的捷径
5.8 简化
撇掉无关细节,让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来。俗话说“每个傻子都能把事情复杂化,只有天才才能把事情简单化。”
5.9 使用原则
使用原则既能简化也能改善你的决策。通过这么做,你必须做出的决策的数量将大大减少(Ray估计约减少为十万分之一),你的决策质量也将大大提升。把这些做好需要:
1)让自己的思维慢下来,以注意到你 正在引用的决策标准;
2)把这个标准作为一项原则写下来;
3)当结果出现时,评估结果、思考标准,并在下一个“类似情景”出现之前改进标准。
你可以用自己的原则,也可以用别人的,只需要把能发现的最好的原则用好,如果你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你将成为一个卓越的有原则的思考者。
5.10 对你的决策进行可信度的加权
和高可信度、愿意表达深思熟虑的分歧的人交流,一直都能深化你对问题的理解,改进自己的决策质量。
为了做好这一点,需要避免以下常见的失误:
1)不合逻辑的高估自己的可信度;
2)不区分可信度不同的人;
在与其他人产生分歧时,应该首先看看你们能不能就决策原则达成一致。
这种由原则的、可信度加权的决策方式特别好,效果比一般的决策方式要好很多。
5.11 把你的原则换成算法,让计算机和你一起决策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将把自己的决策能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这么做肯定能让你对问题有飞跃式的深入理解,还能将情绪因素从决策中去除,就像文字一样,算法也能描述你的计划,只是用计算机的语言而已。
未来,人工智能将对人类所有方面的决策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在人类已经进入的这个新时代,关于人的信息极为透明,这两者结合会产生极大的影响。30多年来桥水一直把极度透明和算法决策结合起来,并发现这样做成效非凡。
用算法标书投资决策标准,然后用历史数据来检验,或者用算法表述工作原则,然后用其来帮助管理决策。与人脑决策相比,和能让我们更快得做出更周全、更少情绪化的决策。
Ray相信这种做法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计算机编码会变得和写字一样重要,计算机在帮助决策方面的作用,迟早会变得像它们在收集信息方面的作用一样大。当计算机帮助我们决策的时候,它们将了解我们的情况,包括我们的价值观、长处和短处,他们讲能自动地找到在特定领域比我们更强的人的帮助,从而给我们提供合适的建议。
5.12 在深刻理解人工智能之前不要过度信赖它
当人工智能使用者在没有深刻理解它的情况下就接受解气学习创造的算法所假定的因果关系,甚至根据这些认识来行动时,是很不周全的,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验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