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作者: 思锐爱知识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23:30 被阅读31次

    3月份最大的感受是时间不够,因此,我就想看看时间都用到哪去了,是不是有不合理使用时间的地方,于是于4月份开始记录每一天的时间使用情况,真是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对时间记录有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1426字 | 阅读3分钟 | 认知心得若


    《奇特的一生》主人公——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有一套独特的时间管理法,每天把个人工作花销的时间精确记录到分钟,并且每天、每月、每年进行总结分析。单论这个方法本身并不足以称奇,让我由衷敬佩的地方是,他老人家从26岁开始直到终老,把这套时间管理方法用了56年。

    我知道时间不能被管理,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方法,本质上是管理自己。让我想要践行一次“时间管理”的初衷,是以下两个目的:

    3月份最大的感受是时间不够,我想看看时间都去哪去了。

    好奇柳比歇夫56年如一日所坚持的方法,用起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法,简单说来就是把每一件工作、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用精确的时间、简洁的语言进行记录,并且定期总结。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详细查阅《奇特的一生》原著的描述。在那个年代,柳比歇夫只能是用纸、笔来记录时间,书写、计算、统计的工作是非常耗费时间的;而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我们有很多高效的方法和工具,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最方便的,是手机+时间管理APP。

    明确了目的,知道“术”才是本次践行的重点,因此不用纠结于“器”的选择,我随意在AppStore里找了一款记录时间开销的免费软件——NowThan。可能有更好的软件,但我觉得都差不多,满足了我的基本目的和需求即可。

    使用了一个多月,收获如下:

    收获一: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对事件的记录,必须要对时间非常敏感。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感受,对事情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并没有特别的感受,而且经常忘记记录时间。随着不断使用和推进,我渐渐发现自己开始关注做一件事的耗时,就会下意识的快速评估一下这件事的效率如何。

    这是感受时间的初级阶段,而终极境界,可能是柳比歇夫那种不用看表也能准确知道用了多少时间的境界——与时间合体。

    收获二:暂停,是对过去的告别仪式

    做完一件事和启动另一件事的间隙,不断的暂停下来记录时间,渐渐便形成了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带来最大的好处——短暂到哪怕1、2秒钟的暂停,也让自己有时间对上一件事作一个反思、归档,仿佛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很有节奏感。

    附:4月份时间使用报告

    总体情况

    总共记录681.73小时

    时间都去哪了

    TOP5

    1.睡觉212.9小时,日均7.3小时(按29天计),占比31%

    2.工作139.7小时,日均6.9小时(按20天计),占比20.5%

    3.陪伴家人68.7小时,日均2.4小时(按29天计),10.1%

    4.通勤62.1小时,日均2.1小时(按29天计),占比9.1%

    5.生活58.2小时,日均2.0小时(按29天计),占比8.5%


    存在问题

    1.作息规律性差

    从月度用时来看,日常作息很不规律:

    睡觉时间长长短短,并没有准时6:00起床;

    工作时间下午、晚上时常加班,挤占了休息时间;

    周末便完全放松,各种补瞌睡;


    2.知识输入时间不足

    用于学习的时间25.8小时,写作35.16小时。特别是后半月开始日更【日拱一卒】之后,早读时间被大量用于输出,进一步挤占了学习时间。

    3.存在真空时间

    28天半总共应为684小时,记录缺失2.3小时,完全不知道干嘛去了,应该是发呆、走神之类的浪费了,非常可惜。

    4.用于健康的时间不足

    可用于健康的时间仅1.5小时,而且形式只是中午饭后散步10多分钟。


    调整策略

    1.稳定总体时间框架:作息时间严格控制,睡眠时间控制在日均7.5小时;

    2.细部调整:事前预估变动因素,在框架内调整时间;

    3.合理分配一些娱乐、健康时间,投资心情和身体也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间都去哪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jc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