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梵语觉悟者的音译,也是对释迦摩尼的尊称。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什么人人皆可成佛,佛到底是什么?是寺庙里高大庄严的塑像?还是神秘难读的经典?都是又都不是;说是,因为这些都表达了佛的外像;说不是,因为佛的真谛是一生健康平安。
我所知的佛学有三种,印度佛学、汉传佛学和藏传佛学。我不懂梵语,印度佛学无从说起;藏传佛学有些参考资料,略知一二;对佛学真谛的领悟,主要来自汉传佛学,尤其来自留学印度成为印度经论第一人的,唐代高僧三藏法师陈玄奘所译的,被佛学界尊为半部佛经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艺术大师李叔同先生成佛到灭度的一生,或许最能帮助现代人了解佛的心路历程。李叔同出家因健康问题到杭州虎跑寺辟谷养生而起,近不惑之年入佛门,法号演音,号宏一,别号晚晴老人;仅从其号可知,这是历史上第一位认为佛乃学非教的,一脚世内一脚世外的现代佛。
以佛骨舍利子阐述佛的真谛,应是唐三藏法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故其所译之《心经》一问世,千年以降再无其他《心经》。有人认为《心经》宣传的是人生一世最后一切俱空的理念,那就大错特错了!蒲松龄先生在《庄列选略•小引》开篇有“千古之奇文,至庄、列止矣。世有恶其道而废其言者愚,有因其文之可爱而探之于冥冥者则大愚”句。我剥之以论《心经》:“千古之养心奇文,至《心经》止矣。世有未悟其道而误其言者愚,有因其文声名显赫而拜求如神灵者大愚。”我认为,唐三藏法师译的《心经》,是最伟大的安养心智的著作。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的空,不是虚无缥缈的空,而是无所不包超越时空的空。宏一法师的《送别》就是超越时空的“舍利子”。人生无时不送别,送别最多的是曾经的自己;而送别自己的前提,是自己的存在。《易经》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非自强不息,不能健康生存;非厚德载物,无有诸法空相。
以上是中国佛的心路,也是健康平安的智慧。
木墨山人
辛丑七月初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