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化学作业

化学作业

作者: River本大魁 | 来源:发表于2022-12-12 20:30 被阅读0次

OK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实验比较有意思。大家或多或少都喝过可乐吧,俗话说如果一瓶可乐三块钱,那么第一口绝对值2.9,因为第一口口感最好。为什么口感最好?大家都知道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其中包含有很多的糖分。可乐便是使用碳酸刺激我们的味觉,使得我们对糖的敏感性降低,并且还可以提升口感。而喝了第一口之外,后面的每一口,虽然我们都是起到了可乐中所包含的碳酸,但是那种刺激性却远没有第一口好。这是为什么?

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在经过前面的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容易溶于水,产生的物质便是碳酸,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在化学中有一个这么样的准则,一旦物质中有氢离子,那么物质就会呈现酸性。恰好H在碳酸中出现的就是正化合价,所以在PH试纸上,碳酸溶液呈现微橙。而且当我们把石蕊溶液滴入碳酸溶液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石蕊溶液从紫色变成了粉色。从科学上来讲,是因为氢离子发生作用改变了石蕊颜色。而且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如果把这瓶已经变成粉色的混合液暴露于空气之下,过几天后溶液就会重新变紫色

那么上述两种现象是由什么引发的?很显然,两者都是因为缺少碳酸而导致的(接触了空气)。那么碳酸从溶液中去除有什么方式呢?其实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分解(因为一定程度上的不稳定性质),以及与空气中的某种物质发生反应导致碳酸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又或者是碳酸挥发到了空气中。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来分别证明水溶液从粉色变成紫色是因为三种原因。

首先就是证明石蕊溶液从粉色变成紫色是因为碳酸自然分解。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先制取一部分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把它们导入到装有水的塑料瓶中,通过摇晃让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瓶子变瘪。等待一会儿之后在瓶口插入导管,在进行摇晃,目的就是为了加快碳酸分解。导管另一边可以导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碳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式,我们可以得知另一部分一定是水。于是我们就可以把剩余的材料拿去进行电解,产生氧气和氢气,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氧气以及燃烧氢气产生水验证。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得出,石蕊溶液从粉色变成紫色,是因为碳酸的分解。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碳酸的存在,使得石蕊溶液呈现粉色。

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化学方程式:H2CO3=H2O+CO2。

其次就是证明石蕊溶液从粉色变成紫色是因为碳酸与空气中的某种物质发生了反应。既然是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肯定不是与氮气就是与氧气,一方面是因为稀有气体具备惰性,一方面是因为二氧化碳非常少,只有0.03%。但是氮气也是一种惰性气体,没有特定条件,可能很难反应。还有一个较为活跃的气体~氧气。所以方法就是制取二氧化碳到装有水的塑料瓶中(两个),摇晃让其产生碳酸,瓶子变瘪。然后换一组发生装置分别通入氧气和氮气,密封后,来观察反应。事实证明,等了几天几夜,石蕊溶液依旧是粉色,什么也没有发生。

(而且或许我们可以不用搞这么麻烦,在制取二氧化碳到装有水的塑料瓶中,摇晃让其产生碳酸,在打开瓶盖,让其接触到空气,再把瓶盖拧住,摇晃让其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但是在摇晃过后,瓶中却充满了气体,拧开的时候会“呲”一声,反应没有发生,反而是产生了大量气体。把这些气体通到澄清石灰水里不就和实验一一样了吗?所以与空气发生反应就可以pass了)

然后就是证明石蕊溶液从粉色变成紫色是因为碳酸自然挥发到了空气中。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先制取二氧化碳到装有水的塑料瓶中,摇晃让其产生碳酸。然后再拧开,在塑料瓶口放置一个由石蕊溶液净润过的干燥纸花。原理大家想必都知道。如果纸花能够从紫色变成红色就证明碳酸的确挥发了,但是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纸花依旧保持原来的颜色,没有任何变化。事实证明,石蕊溶液中的碳酸是不会挥发,也就是蒸发掉。

所以我们可以证明证明溶液从粉稻子不是因为碳酸的挥发,也不是因为碳酸与空气中的物质产生了反应,而是碳酸自然分解导致石蕊溶液从粉色变成了紫色。

大家看明白了吗?学明白了吗?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化学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kq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