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公办学校办学刍议

公办学校办学刍议

作者: Heaven放眼量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6:16 被阅读0次

一一一位初级中学老校长的杞人忧天二

                    2019.6.28

        公办学校教职工的收入分配及职称评聘问题极受诟病。

        在收入分配方面,严重存在着的“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保护落后的大锅饭现象,个人收入主要与职称挂勾,工作量及工作质量根本无法得到有效体现,正常的工作安排也常会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阻力。如果在计划经济时期大环境下,弊端也不太突显,但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种严重背离“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制性弊病,面对近年来靠灵活机制风声水起的民办教育,就像戴着瓜皮帽的北洋水师遇上日本海军一样,战争结果早已预知。这种荒谬的机制严重地影响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腐蚀着公办学校的肌体,也必将成为加速公办学校衰败的催化剂。

        2003年至2006年期间,太钢所属的学校按照公司的要求,实行“岗薪制”,岗动薪动,学校工资总额全年包干,年底基本清零,根据工作岗位所承担的责任大小及工作难度、工作量、工作质量等予以考核发放,虽然在发放办法中考虑到教职工的心理承受力,带着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但仍不断受到不少职工的非议,他们心理上有着对纪律约束并与收入挂勾的一种不自觉抵制。毫无疑问,这种可贵的开端及探索尚有许多待完善处,但确实有利于学校的内部管理,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也符合绝大多数师生根本利益,只可惜随着07年移交给政府后一夜无疾而终,职工己经逐渐适应的分配机制改革又倒退回去了。

        从2009年开始,国家在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规定其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由学校实行二次分配。多年大锅饭的巨大惯性这时又释放出它的魔力,多数学校只好尽量减少考核发放的金额及力度,使其仅占固定收入极小的比例,但就这点不疼不痒的考核,每次仍被一些“闲人”闹的鸡飞狗跳,鸡犬不宁。呜呼,怎么会有这样一种养懒汉闲妇、阻碍社会进步的机制呢?

        据资料看,民国时期的公办学校体制就灵活的多。如: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用只有26岁、初中学历的刘半农为北大教授;熊庆来聘任只有中学学历的华罗庚到清华任职,第二年即聘为助教。另外,就算你是国学大师的刘文典,1942年西南联大也以未请假离校多日而未发聘书。可见,即使是公办的学校,当时的用人制度是灵活而讲求实际的,人员使用是聘用而非现在的在编人员事实上的铁饭碗。职称是聘任而非现在的省市评定、县区“聘任”,评前表现基本正常、评后万事大吉、不再奋斗的普遍现象。

        同样是公办,北京早多年前就实行了富有成效的全市结构工资改革。2014年开办的四川大学附中西区校区也有可喜的突破。在他们学校,所有经费实行按学生数量核准下拔,由学校自主平衡人员工资及公用经费的比例,人员全部由学校自主招聘,待遇实行结构岗位工资,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甚至于有些地方在进行“教育券”方法的尝试,公办学校也是自由择校等等,可见,公办倆字也并非“僵化”的代名词,还是可以办的很灵活的。

        各种水萝卜式、驴粪蛋式的高中考喜报难以掩盖太原教育已经腐烂变质的事实!唯有全力贯彻省委省政府政府“六破除、六着力、六坚持”,才是正道,也才符合天理人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办学校办学刍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l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