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见证

作者: 建颐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22:32 被阅读0次

    昨天早上一起床,就看到了老大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残雪:许多作家都在文坛混,同那些所谓批评家抱成一团来欺骗读者》,并配以文字:“转发见证”。我不知道老大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但我想,老大分享的东西肯定有它的意义,就径直点了进去。

    文章的标题是:“残雪:当今时代是作家们“混”的黄金时代”。文章引子的意思: 2019诺贝尔文学奖10月10日将公布获奖名单,中国作家残雪上榜,高居第三位。于是微信公众号“西子文馆”值此之际推荐了一篇残雪的文章。

    所以,这篇文章或许将成为,我有幸读到的即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者的作品。我这样想。

    文章很长,但我读完了。然而直到现在,我心里仍然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残雪说:许多作家批评家抱成一团来欺骗读者,是因为现在大多数读者还不够成熟,分不出作品的好坏。

    她说:我的作品之所以吸收较年轻的读者,是因为作品中的想像力和冒险精神吧!要想从事我这类文学,没有这两种能力是不行的,但令人沮丧的是,中国青年中看重精神追求的确实不太多。

    她说:我不关心我的作品对中国文坛的意义,它们对我自己来说是有意义的。如今的文坛跟黑帮团体差不多了,但也没见多少人敢说残雪的短篇质量下降了。像我这样保持作品质量不下降的作家已经很少了。

    她说:我的一些文学评论和不少小说都是哲学,只是没有评论者看出来而已。中国的文学土壤贫瘠,产生不了真正的评论家。80年代以来我们的比较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因为吸收了外国文学的营养。

    她说:创作的自觉性,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学中是一个空白。历来的中国文学在人性刻画上都是平面的,没有层次而幼稚的。所以文学作为文学自身要站立起来,就必须向西方学习。

    她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中国作家都愿意在写作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都对西方的那种搞法既不理解又害怕。说到底,这不是自卑又是什么呢?

    她说:现在一谈起传统,我们文学界的主调就是继承,先要继承才有发展,才能发展。这是什么逻辑。这种所谓的“继承”是对我们文学的毒害吧。

    她说:王蒙拿他的“老王哲学”——老于世故的、圆融的传统哲学,来毒害青年。

    她说:当代文学发展成这样,主要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没有精神这个内核,而绝大部分作家又寄生在这个文化上头,从那日益干瘪的身体里头去吸取营养,结果可想而知。

    她说:我才不搞那套文化的原汁原味呢,我只搞我个人的原汁原味,我的东西绝对模仿不了,这就够了。我的作品并不是在国内卖不出去,才到国外去“迎合”西方读者。残雪小说在国内卖得也不错,我想这是纯文学的成功吧。

    她说:中国古典文学是平面化的文学,这种文学是产生不了精神的。作为人的文学,作为有层次的精神产品,这个源头还是在欧洲。我就是要搞这种所谓“无根”的文学。我认为只有斩断了某些传统的毒根,我们的文学才有可能获得自由。文化啦,地域啦,甚至政治啦,这都是些表层的东西,哪一天中国作家能够摆脱它们的束缚,希望也就降临了。

    她说:这三十年,我做的是没有退路的实验文学的实验,创作素材取自人的灵魂深处,属于心灵探索的层次。我和我的朋友们搞的这种文学,中国自古以来都没有过,我认为我们才是未来的新文学。

    明天是10月10日,我把这些文字亲自打了一遍,学老大,以此见证!

    所有的心情,回头再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此见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mi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