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看到别人成功后,自己才会有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处在舒适圈里,不选择去跳出那个圈子,也不愿意去克服本性,去成全自己。
小学时开始学习英语,其他人都在熟悉单词,练习听力,背单词,试着听写,我却只有听到老师说,要默写,明天要检查,我才紧张起来,好像一切都不是学给自己的。后来考试,也觉得好不好都无所谓,我有努力的。(如果有个人能问自己,你真的有努力吗?我想我肯定会推卸责任。)
我也因为羡慕过别人而努力过,看到一起学习的人,成绩很好,很优秀,甚至会获得他人的称赞。
而我却只是在想我只是不努力,不然我也可以的!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没办法,虽然人人起点一样,但是人与人还是不一样,说的出口的人多,但做的出手的人却少。)
渐渐地,出来工作之后,也只会想到自己工作了一天,好累啊,下班了肯定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可不能委屈了自己。而那些同时一起共事的人,可能就因为小时候的好习惯,一直在为自己充电,一直在抗拒天性,做着一些别人看来有点无聊有觉得没有结果的事。(大概会听见这些话:你看书有什么用啊,你要当作家吗;你喜欢乐器啊?那也只是爱好而已,不能当赚钱的活儿的;浪费时间在那上面,还不如看剧打游戏来的过瘾;我觉得你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啊,何必呢;诸如此类。)
对待这些不怀好意和不被看好的话,独处习惯的人是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们已经从当初的克服天性转变成了习惯性。也变成了他们的生活,这是他们的活法。
反观那些一直以来都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为宗旨的人,大概会把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塌糊涂,游戏打腻了,刷剧刷烦了,没有一技之长,连跳槽都要慎之又慎。
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让自己长久以来都充满兴趣和乐趣的事情,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吧。
爱好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它会让你更加专注地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也更加愿意花时间和耐心去完成它。
一切都不会一直如意下去的,当看见远方和诗,他们最终会开始自我救赎。也开始去打破自己的困境,只是能不能在这场与天性的战斗中胜利,就要看自己是否有勇气去克服它了。
没有人能够安稳舒坦的过足一生,如果有,那也算上一辈是苦难挣扎出来的,但终有一日,你必须为自己或是他人受上几次苦,明白成功来之不易,也必须失败几次,锤炼你的意志,只有经历过这样的磨炼,才会成就出那个令你羡慕的自己。
我重新开始学习,学习我喜欢的任何事情,英语,画画,跳舞,尽管我垃圾地连音标都不会读,废材地连几何都不会画,体态臃肿更加不适合跳舞,我也不想放弃自己,因为人生很长,我愿用余生去追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