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考古青年欢乐多(三):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

考古青年欢乐多(三):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

作者: 申威隆I关中拍客 | 来源:发表于2022-11-03 06:30 被阅读0次

“依旧是凌家滩,依旧是裕溪河,依旧是那未知的遗址群。静静的遗址,怀抱着古老的神秘,期待着你们青春的脚步,唤醒他们。因为有你们,庞大的凌家滩不再孤单。因为有你们,它的卫星村不再堙没。区域系统调查,更希望能有你。”

——凌家滩外围区域系统调查志愿者招募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考古专业的QQ群中,看到师兄转发的有关凌家滩外围区域系统调查志愿者招募的帖子。与一般的通知不同,打头的一大段富有诗意的文字就格外显眼,之后又以注释的形式,表达了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吃住、费用、要求、方法、目的,以及如何联系的基本的信息。而其中不乏诙谐的语句,如在费用中就提到“每天附赠sixty张三潭映月或six张三峡图案”,此话第一眼没看懂,转头一想,“三潭印月”和“三峡”不就是一块和十块钱背面的图案嘛!

就是这样一个帖子吸引了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细细读完了所以内容后,立马按照要求将个人情况发过去。一周后就接到通知,很荣幸地成为调查队的一员,同时收到一个详细的调查说明。其中不仅有对此次活动基本情况的介绍,还有很多条的注意事项,以及大量相关的文章,可谓相当周密呀!之后火速去购买了火车票,等待调查的开始。

参与调查的学生和老师合影

12月5日下午4点半由西安出发,由于晚点,第二天上午11点多才到达巢湖市。用最快的速度参观了巢湖市博物馆后,又折回火车站旁的汽车站,坐上了前往含山县城的客车。到达后,按照吴老师短信的指点,先打车去城南汽车站,乘坐前往运漕方向的汽车,在陶厂镇政府门口下车。巧合的是,在前往陶厂的车上,碰到了两位同样是参加调查的同学(安静平,李利民。安徽大学本科生和研二学生)。开始听他们谈了甲骨文,我就怀疑有问题,这不是人人都能了解的话题。之后他们又询问陶厂镇政府在哪里下车,我就肯定了,并向他们打招呼。我们三人是最早到达目的地的学生,在镇政府大门旁的宾馆大厅见到了吴卫红老师(笔名朔知)。老师给我第一印象是:又高、又黑、又壮,和我想象中那个文绉绉的形象不合,但是没几分钟我就发现,这位老师的心是很细的。

两名安大的学生提前到来是帮助老师“打前战的”,我的到来就多了一个助手。根据吴老师事先的安排,宾馆二三层所有的八个房间进行了周密的划分,除了一般居住之外,还划分为:“会议室”、“资料室”和“指挥室”。“会议室”是所有房间中最大的,在西面的墙上悬挂起白色的床单,就可以利用投影仪打出PPT。在之后,老师在这里为我们讲了很多课,有介绍凌家滩的,也有介绍区域系统调查的,还有讲解如何辨别各个时期陶片特征的;除此之外,来自各地的同学们也为大家讲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英国的博物馆、国际青年旅社、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我为大家介绍的西安大遗址保护。在所有房间中只有两个有电脑,就被作为了“资料室”,男女分别有一个,用以存放之后调查中获得的资料。“指挥室”中悬挂有一幅1:10000的陶厂镇周边的地形图,调查前一天晚上在图上规划好第二天的行程,一天的调查结束后,要在图上标注出今天所走的范围、发现的遗址点和日期。这里一直都是最热闹的地方。

安排好房间之后,又帮助老师整理好了相关的物品。每个学生到来之后都会拿到一个背包,我们在背包里装上了调查所需的GPS、对讲机、标签和袋子等,以及生活所需的帽子、水杯、毛巾、牙刷牙膏等,可谓是一应俱全。一切都忙完后,已经到了夜里,吴老师很热情地和我们聊了很久,我们也提前受到了一次熏陶,明白了此次调查的基本情况和目的,并且谈论了很多有关考古学问题,受益匪浅。

第二天(12月7日)来自各个地方的同学基本上就到齐了,接下来的一天(8日)老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给我们讲课,介绍了区域系统调查的历史、方法和发展方向,以及此次调查的意义,和如何辨别陶片的基本常识。

吴老师给大家讲课

和敬爱的吴老师合影,很多人都说有“父子相”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全球开展考古工作的美国考古学家发现,单纯依靠一个特定区域的单个遗址的发掘来重建和解释不断变化的社会形态极其困难。五十年代开始,考古学研究重点转向了探讨人类社会发展中长时段的行为变迁和基于人口规模之上的文化变迁过程。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考古学也开始了一次巨大的转变:意识到单靠文化的分期、传播、变迁的研究来重建和解释古代社会是十分困难的,聚落考古方法的传入由此引起了重视,并有意识地开展起来,而做为聚落考古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区域系统调查因其便捷高效而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方法。”

“区域系统调查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核心是地域选择的系统性、样品采集的系统性和信息分析的系统性三项,具有逻辑缜密的一整套方案,尤其是基于统计学概率学的定量分析。区域系统调查是基于聚落考古的理念而产生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聚落考古的需要,强调的是对特定区域内不同时期、不同文化阶段之间聚落形态的变化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和研究,特别强调的是‘长时段’这一概念。”

有关区域系统调查的方法是讲课的重点,是我们参加这次调查必须要掌握的。在实地踏查之前,要准备好调查所需的地图、工具、标签、各种表格、GPS等,并且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地图的基本情况;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踏查的线路,这个线路要关注到地形、地面标志物、重点关注的地点等因素外,还有考虑到如何乘车到达,结束后如何返回,怎样不走回头路等能够最大限度优化行程设计;而调查中队员之间距离的把握,发现遗址点后,如何采集遗物、拍照、填写表格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些如何把握,通过讲课的方式很难让大家掌握,于是老师在接下来的一天,安排了一个实战演练。

跑调查所需要的各种装备

第一天的调查(9日)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将昨天老师讲的在实地进行一次演练,于是在陶厂镇东南选择了一块面积不大,但是地形复杂的区域。14名学生被划分为了两组,在一条公路之隔的两片区域同时进行,我们这一组被分在了公路的东侧。7人东西向排列,每人间距30多米,自北向南行进,我被安排在了最西面“卡边”,大家遇到可疑的陶片就进行采集。本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往前走了不到200米,绕过一座池塘后就出了问题。开始距离公路约20多米处出发,可一转眼竟然都看不到公路,这下才发现自己走偏了。整个队伍也被我带偏了,在想把队伍组织好就很困难。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一条土路上,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又排好了队形才继续前行。在南方跑调查与北方大不相同,地形十分复杂,其间不仅会有很多岗地、水塘、河流等阻挡去路;还有树林、水田、村庄等障碍需要绕行,因此队形必须随时变化,但不能混乱。

幸运的是我们队在第一天演练时,就发现了一处遗址。在一片岗地的边缘地带的菜地里可见大量的陶片,其中有印纹硬陶、附加堆纹陶、鬲足等陶器残片。之后按照要求将所有队员聚集到这里,以第一个发现陶片的点为西南角,利用GPS测定经纬坐标,并向北向东各拉伸十米,将这片10×10范围内的所有遗物进行采集,填写表格,完成一个方格的采样。以同样的方法采集了数个这样的10×10方格,并进行了面积测量、拍照,初步判断此遗址年代为商周时期。

结束一天的调查,返回驻地的途中

第一天的演练结束后,夜里大家聚在一起,将各自的收获聚在一起,让老师鉴定。我们开玩笑说,老师应该拿一个大锤头,不对的就直接砸碎。老师一个一个看了所有同学捡来的陶片,其中不乏很多当代的,但是老师将它们与老的陶片进行细致的对比后,我们都会很容易发现其中明显的不同,下次绝对不会再捡回来。其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老师将新老陶片混乱地放着桌上,让大家将其分为新老不同的两堆,分好后还要问这么分的原因。

当分好之后,老师拿着老的一堆中陶片,问大家为什么它是老的?我看上面布满绳纹,就一口说道:“因为有绳纹!”老师说我说对了。接着他又拿了一件问了同样的问题,我仔细看了一遍,发现上面还是有绳纹的,于是又说:“有绳纹?”老师又说我说的对。当第三次再次拿到一件陶片询问时,我已经不敢提“绳纹”了,但是当有人拿着手电照到陶片表面时,我又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数道绳纹,立马斩钉截铁地答道:“有绳纹!!!”大家哄堂大笑后,老师夸我找到了一条判断陶片时代的“捷径”。同学迅速给我起了个外号“申绳纹”,后来发现“申”和“绳”谐音,直接就叫我“申纹”对了!

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需要采集陶片的特征,老师专门从正在发掘的韦岗遗址中,挑选了各种类型的陶片,让我们一件一件的观看。经过一晚上反复地辨认,大家基本上认识了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陶片特征,为以后的调查采集打下了基础。

老师教大家如何分辨陶片

考古调查中所获得陶片标本

从第二天(10日)开始,我们就可以独自地进行调查了。每天早上八点,两辆面包车准时来到我们居住的宾馆楼下,按照要求将我们带到当天调查的起始处后离开。中午11点半左右,我们完成上午的调查任务后,再联系司机将我们拉回。下午是1点半开始,5点多天黑前结束。

在接下来的大半个月中,我们基本是以这样的方式度过的,其间因为阴雨和圣诞节休息了三天。每天行程十几公里,不知经过过了多少座村庄,跨过了多少条水沟,穿过了多少片棉花地。尽管是冬天,大家也都被“晒”黑了;包括我在内很多同学的脚都被不同程度的磨破;当然还有一些同学不慎踏入水中,大半个腿都湿透了。像扭脚、绊倒、磕碰、被刺扎等,就是家常便饭了。不过让我们值得骄傲的,就是在不到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现了将近20处遗址。其中不仅有秦汉、商周时期的,还有几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

发现一处遗址

在调查的最后一天(29日),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做了一个实验,以研究地表性质的不同对陶片可见度的影响。提前一天我们随意在田间捡回来100多件陶片,夜里给每个陶片都编上号码。下午我们选择了一片地形复杂的地点进行试验,巧合的是,这片地方正是在第一天调查开始时进行演的范围内。我们先后选择了三块不同的地点,有新翻过的地、旱地和荒地三种,将陶片分成三部分,随意抛洒在三片不同的土地中。随后,让同学依次在规定的时间和划定的范围内,寻找有编号的陶片,以此来初步判断地表性质的不同对陶片可见度的影响。先将部分陶片抛洒在新翻过的田里,有些同学找到得多一些,有些却一片也没找到;再将部分陶片洒在已经长出麦苗的旱地中,大家基本都可以找到绝大多数,很多同学时间没到就全部找到;最后,将剩下的陶片抛洒在荒地中,大多的同学都没有找到多少。这次实验只是简单的尝试,未来老师还计划进行一次更加周密的。但是通过这次简短的小实验,我们确实感觉到了不同性质的地表,对寻找陶片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一天天的过去,最初空白的地形图被我们每天踏查的区域分为了大量不规则的小块,密密麻麻的。其中用红笔标注着我们发现的遗址和散点,像一颗颗繁星点缀期间。临走时看着这幅用我们汗水完成的地图,感觉到这十几天的辛苦是值得的!

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地图上标注信息

临走的前一天,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在田野调查时我们所背的双肩包中,挑选了一件,让大家将自己的姓名写在上面。最后还在隐蔽处写下了:“第八次凌家滩外围区域系统调查”。拥有大家签名的背包,将在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被陈列于考古博物馆内。以后大家去了,可以很容易找到我的名字!

大家在背包上签名

签有所以参与此次考古调查学生姓名的背包

相关文章

  • 考古青年欢乐多(三):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

    “依旧是凌家滩,依旧是裕溪河,依旧是那未知的遗址群。静静的遗址,怀抱着古老的神秘,期待着你们青春的脚步,唤醒他们。...

  • 你的背包

    你的背包,让我走的好缓慢。 但是我还是背着你的背包,走的那么缓慢,而又那么悠闲。 借给我的背包我想还你但是没有了那...

  • 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

    ——你的背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你的背包》的故事。 第一次听陈奕迅《你的背包》时,还在念初中,记得那是夏天中...

  • 你的背包

    你的背包让我走的好缓慢 你的背包时常让我晃了神 你借给我 我不想还 终有一天 陪我孤独 你的背...

  • 万物皆有裂痕 那是光照进的地方

    1 精神病人思路广 二逼青年欢乐多 如果你曾深入接触过我,你一定了解,我常以‘’精神病人思维广,二逼青年欢乐多"的...

  • 一个背包的故事

    一个背包,很多故事。我有背包,你有故事吗? 我的背包,有三年多的历史了,从大四实习到现在,背着它三年多...

  • 你的爱 让我走的好缓慢

    2018-1-15 ​我知道你过的很辛苦 但你必须坚持 每个家庭都是一个轮回 还是我那个同事,随着我和他接触的越来...

  • 考古青年欢乐多(九):第三届中国公众考古—首师论坛

    2015年11月26日下午5点,为期两日的“中国公众考古—首师论坛”已经落下帷幕。会议期间我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而且...

  • 斜杠青年欢乐多

    Hey,欢迎进入斜杠青年新时代。 啥,你说你还不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那你真是有点OUT了,赶紧百度一下或者知乎...

  • 小镇青年欢乐多

    关注我,么么哒! 小镇青年:根据拍拍贷和南方周末联合发布的《相信不起眼的改变:2018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现状白皮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考古青年欢乐多(三):你的背包,让我走得好缓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nk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