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禁想问,“究竟什么才是对的?又,究竟什么才是错的?”
在家里,但凡是父母认为对的,那就是对的。比如,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是对的,讲卫生,有礼貌是对的。在学校里,但凡是老师认为对的,那就是对的。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对的,课上认真听讲是对的。在公司里,但凡是领导认为对的就是对的。比如,保质保量且及时的完成工作任务是对的,不迟到,不早退是对的。
这或许是我们一生中,经历的最多的三个场景,而仔细想来,它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寻求认同”。
所以,我好像可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我,或是肯定还有和我类似的小伙伴,会感到痛苦?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养成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通通都是——“是否被认同?”
被认同,且被认同的人数越多,给我们造成的感觉就是,这件事就是对的,反之,肯定就是错的。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深入思考一番,或许我们会得出结论——你越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去想,去做,虽然最后的结果,并不一定有多差,但有一点却可以保证——你终究会成为一个普通人。
因为,认同你的那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你的父母,老师,还有你的领导,都是普通人,所以,如果你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那么,结果早已注定,他们的认知也会决定你的认知。就是这么简单。
或许,从此之后,你再也不会因为“不被认同”而痛苦难耐了。不仅如此,每当你因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而不被认同的时候,你表现出来的再也不是痛苦,而是兴高彩热,是未来可期了。
此外,寻求认同还会给我们造成另外一种困扰,即,我做这件事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换句话说,那很有可能并不是发自内心而去做的一件事。因为,如果我真的想去做一件事的话,我才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又如何评价呢?
就像是,儿时的我们,常常并不会关心旁人的眼光,进而去拆解玩具,去找寻河中的妖怪,山中的神仙,去与动物交换秘密,与植物谈天说地。
由于你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做一件事,因此,你从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快乐,只能是了胜于无,顶大就是得到别人的一两句赞赏而已。久而久之,一个注定的结果是,这件事你没办法做很久。因为,一旦没人夸你了,没人认同你做的这件事情了,那么,你也就失去了做这件事情的动力。
就拿我每天写作这件事来说,且不说被别人认同,被别人夸赞了,可能,别人连我的文章看都不会看一眼。不仅如此,还有更心塞的呢,有时,别人还会说我,“你这是写的什么狗屁文章……”
不过,写作每天带给我的快乐却是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到的,那种安静感、平和感、成就感、幸福感等等等等,也真的只有如我一般,每天写作的人,兴许才能体会到。
又,我写是因为我想写,我喜欢写,因为,写作已然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了我如吃饭睡觉一般的刚需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