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的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说儿子越大越叛逆,都高二了,明明学习成绩年级前三,却不想读书了。要休学一年。妈妈和儿子大吵一架,妈妈离家出走,不愿意回家做饭,不愿意看见儿子。
故事里的妈妈很在乎孩子的学业,生怕孩子因为“任性”而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可是,这位妈妈,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在意孩子的感受很内心真正的需求。
孩子一直学习优秀,突然要放弃学习回家修养,这里面一定是出了问题,他一定是在经历什么困难,自己无法解决,他需要帮助。
妈妈,看见的是孩子的自暴自弃,孩子的叛逆,而不是“那个脆弱需要帮助的孩子”。
作为旁观者,我很疑惑,故事里怎么没有看到一个重要角色“爸爸”,是爸爸的存在感不强,还是缺位呢?
如果一个家庭三角关系稳定,爸爸与妈妈之间关系和谐而亲密,妈妈会这样对儿子焦虑不安么?会这样歇斯底里么?
或许,正是因为“爸爸”角色的错位或缺位,妈妈的全部注意力及各种不满情绪都倾向孩子,这些原本是爸爸要分担和承受并安抚的。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折射出一个家庭的结构和家庭成员互动模式。
有些父母自己身上没有成长出来的点,最后在孩子身上重演,提醒我们,要好好反观我们大人自己啦!我们的痛,我们的伤,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养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重新养育我们“自己”一次呢?那些陪伴孩子成长的日子,其实,我们也在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