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灵
我有一个朋友,当时嫁到男家时,大家都艳羡得不得了,因为夫家家道殷实,大家猜想,她一定过得非常滋润。
只可惜看到她的脸就知道她的日子如何了。
一张本来俊美的脸庞,因为心中的难过变得忧郁,眼神也没有灵动之气。
也有一个亲戚,因为夫妻二人经常吵架,一张脸上戾气横生,当年养眼帅哥变得再无英气可言!
现实生活中不好的婚姻故事太多,但大多苦情,要么被出轨,要么被家暴,要么被中伤。
一些性格好强,或者原生家庭能够提供坚强后盾的,就奋起向上,一番苦痛涅槃重生后,自己撑起一片天。
但所历痛苦却足以让一个人脱胎换骨。而且这种优秀是带着伤前行的。光鲜终究掩盖不了内心的落寞。
所以衡量你婚后幸福度的,并非对方的家境,对方的能力,而是你是否愉快地成长,并变得优秀。
好的婚姻是加油站,是避风港,是温暖的小窝。能够激起你的斗志,温柔你的内心。
而不好的婚姻,对方所有的一切光芒万丈,都随时可能让你时过境迁。
而自身的优秀才是至关重要的。
你结对婚的样子,是你在做你喜欢的事情时,他懂你,支持你。
他放下男权为你端一盆洗脚水。
她放下傲娇为你做一桌饭菜。
梁思成与林徽因,堪称一对情深意笃的伉俪。
初见林徽因,梁思成就被她转身摇曳的裙摆,欢快可人的小辫所倾倒,温柔而甜美。
而在这之前,林徽因已与徐志摩相识,她的美让徐志摩倾倒,诗情大发。
徐说林是他的人间四月天,像一汪清泉,一轮明月,一缕花香,一盏清茶。
而林亦被徐所折服,他俊朗的外表,温柔的浅笑,忧郁的眼神,横溢的才情。
虽林外表是浪漫可人的,骨子里却冷静而理性,从她后来选择梁思成,选择建筑学就看得出来。
情感上暂时地割舍不掉徐志摩,但行动上却让自己的人生有了圆满的答案。
她选择梁思成,是权衡再三的。是一个女人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对他人的不伤害。
当初林徽因与徐志摩在英国互生爱慕之情,却不知他早已是为人夫为人父之人。
林父虽先前与徐志摩相谈甚欢,但作为父亲,却做到了未雨绸缪,将林徽因带回了国。
他的心中早已有了佳婿人选,即戊戌变法的领袖,民国的司法总长,梁启超之长子,梁思成。
而林徽因,并非父亲的发妻所生,母亲为妾,母亲没有大家闺秀的琴棋书画,亦没有小家碧玉的善于持家。
所以在父亲那里不得宠,在林家一直位卑言轻。
所幸林徽因聪颖可人,深得父亲疼爱。
而回国后的林徽因知道徐志摩竟然为了她不惜与已育有一子且又身怀有孕的发妻张幼仪离婚。
徐志摩的所为并没有让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更多的是不安。
有之前对自己不明就理地对张幼仪的伤害,也有对自己之前与徐志摩情谊的怀疑。
她可能在想,徐志摩是爱她的青春美貌,还是由着他的随性不羁,一时欢喜?
这是一个让林徽因心伤的问题。
但即便徐志摩真的爱她,她也不能承受这段感情之重。
因为林家是不能接受一个离婚的男子娶她的,母亲将会在林家无一席之地。
何况她不可能置张幼仪的痛苦于不顾!
后来证明,林徽因选择梁思成是对的,因为梁思成为了她放弃了自己擅长的绘画,而与林一起学建筑学。
一个人真的爱你,就会改变。什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都是不够爱你的借口。
林认为,绘画是纯艺术类的,而建筑里面既需要艺术的沉淀,也需要实在的东西。
这对当时的中国境况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小女子,就能将自己的职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眼光之独到,无不令人钦佩!
所以,她选择梁思成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世人常语:老婆是人家的好,娃娃是自己的乖。
而梁思成却言: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
一语道破千般柔情万般宠爱!
难道梁思成的家世在当时不显赫吗?
难道梁思成在遇到林徽因前不优秀吗?
NO!只因为他爱她。
所以,为了她而改变,而夫妻二人除了,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深情凝视之外,还有高瞻远的地建筑学共同探讨。建筑学是两人一生可以聊的话题。
他们成为了中国近代建筑学的泰山北斗。
夫妻间举案齐眉,琴瑟必和,功不可没!
所以当你昭华已逝美人迟暮时,两人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所以你结对婚的样子,是让彼此愉快地变得更加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