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呵护孩子的成长,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仍习惯于扮演木匠的角色,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期待的模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这本书要探讨的。
2.人的可变性可以很大,然而教育降低了人的可变性,因为混乱和无序才是一个人成长的主旋律。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让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有点意思。
3.了解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
人类大脑最厉害的一点,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环境,随机生成很多可能性的东西,而要留下或是删掉哪些,取决于他认为这些东西是否时常用到或有效。所以不让孩子玩耍就意味着让他只能生成固定的东西,没有东西触动大脑神经元的充分向外生长,最终,他也只是跟他所处环境保持一致,也就是成为大多数的普通人。
4.对孩子“精雕细刻”是徒劳的。大脑无法进行“修剪”,他所生活的环境会替他修剪。所以我们可以静待他们的成长。
5.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层保障:父母的关系、祖母及外祖母、异亲。有了这三重保障,才能够让孩子获得漫长的童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玩耍。这三种关系的背后是一个字:爱。有了爱,孩子就有一个安全的童年。
6.孩子是怎么学习的呢?
第一个方法,叫边看边学。模仿是我们人类学习的第一步。我们所学的绝大多数东西都不是通过课堂学到的,而是我们自愿自发想学学来的。而且他们的模仿会超越成人的创造力,他们没有成年人脑袋里的束缚。另外,因为孩子超强的模仿力,我们要在他们面前做真实的自己,让自己的行为举止、修养、态度有所提升。
第二个方法,叫边听边学。父母用怎样的语言和孩子沟通给了父母更大的挑战与要求,要学会不断提升 自己的认知水平,让自己的价值观不断进步。多说说非通用语言,而不是通用语言。通用语言很容易让孩子建立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即将某人或某事固着化、标签化,认为“某一种人都具有怎样的一种性质”。比如说男孩子一哭,有的家长就会说“男孩子不能哭”,这就是一种通用语言,潜台词是男孩的本质是不可以哭的,那他以后的生活将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哭和笑一样,只是很正常的表现。
第三个方法 ,叫边玩边学。玩耍有五个特点:玩耍不是工作;玩耍一定是有趣;玩耍必须是资源的;只有在安全感的基础上才能玩;玩中充满了重复和变化的模式。另外,当孩子在小打小闹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放手,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因为他们迟早会面对冲突与争斗,唯有经历与体验能让他们自己感知到如何处理会更合适。
在所有的玩耍方式中,有一种是人类所特有的,叫作假装。比如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明明什么道具都没有,大家得想象出一些东西来。一般的动物玩不了这个游戏,一般的动物也没法想象自己在打架子鼓。但小孩子可以,小孩子可以在家里想象出任何东西,然后玩得不亦乐乎。这个能力代表着人类的孩子建立了反事实思维,就是我能够假装看到我看不到的东西。这个太牛了。
这段话让我想起我在和我家小宝玩一些我觉得“莫名其妙”的游戏时,他会说“假装一下”,正好与这段话相碰撞。
第四个方法,边练边学。就比如说学习游泳,终究是要下水练习再练习,从而学会游泳。家长可以不必太在意“专注力”这件事,注意力不特别集中的人,长大后可变性大、反脆弱能力强。
总之,把学习看成是一件终身成长的事,耐心的养育自己和孩子,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
感恩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