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上帝

作者: 扣舷而歌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2:29 被阅读126次

                          【一】

            维克多·雨果的文学名著《悲惨世界》中,有一个角色叫雅维尔的警察,而且是警察中的密探。他忠于职守,忠于国家权力,忠于法律和社会秩序,全身心投入到侦察犯罪行为和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工作中。小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让•瓦让,是一个因为贫困,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处苦役的罪犯,只因为一口活命的面包,他在苦役牢中受了十九年的折磨。他出狱后,一心想报复社会,但受到了大善人、主教米埃尔先生的感化。米埃尔先生在让•瓦让走投无路的时候收留了他。让•瓦让半夜起了贼心,偷走了主教的银餐具,在警察抓住他来对质的时候,主教大人却帮他隐瞒,说东西是自己送他的,还送他一对银烛台,骗过警察之后,米埃尔大人教导让•瓦让,让他弃恶从善。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使让•瓦让大为震惊,灵魂受到洗礼,痛下决心做一个好人。但思想转变之前,他下意识的抢了一个流浪儿的一个硬币,因此,他虽然已经是刑满释放,却又成为一名做了坏事,在警察局记录在案的罪犯。警察雅维尔和让•瓦让是天然的对头,尽管让•瓦让隐姓埋名,广行善举,但雅维尔像一条灵敏的猎狗,始终搜寻让•瓦让的踪迹,让•瓦让叫苦不迭,好几次险些落入雅维尔之手,狼狈不堪。

    我们的上帝

            当时的法国,大革命余波未已,追求自由光明的民众不断发动起义。密探雅维尔在一次民众起义中,奉命混入起义队伍中侦察,却被起义者发现,准备枪毙他。这时候,让•瓦让也在起义队伍中,他主动要求执行处决密探的任务,然后借此机会,悄悄把雅维尔给放了。他告诉雅维尔,他准备接受雅维尔的逮捕,接受法律的再次惩罚,前提只是请雅维尔帮助他救一个年轻人的性命,这个年轻人叫马里尤斯,是和自己女儿疯狂相爱的恋人。

            雅维尔傻了,他帮让•瓦让把马里尤斯送回家之后,悄悄离开,在塞纳河边,和自己的灵魂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对话:他信奉社会公理,坚定执行社会法律,坚决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权力,但这次却玩忽职守,将一个罪犯给放掉。他违背了自己的信仰,他痛苦不堪,撕心裂肺,始终搞不清楚,他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对吗?把坏人给放了,警察的天职、良心都说不过去,他将成为一个社会秩序的打乱者,等于否定了自己之前所有的一切;错吗?对方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是一个对社会美好有着巨大正能量的人,一个博爱的人,愿意宽恕任何人,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和金子般的灵魂,我难道应该将这样的天使再次投入苦役犯的地狱中去?

            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雅维尔纵身跳入塞纳河汹涌的波涛中,犹如飞蛾扑火一样决绝。他觉得,与其失去信仰,不如终止生命;没有了信仰,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前面的叙述,啰里啰嗦,可归结为一句话:一个曾经奉打击罪犯为天职的警察,背叛了自己职责,放掉了一个社会已经认定为坏人,在他眼里却已经是爱的化身的罪犯,他觉得无法想象,也不能理解。长期坚定的价值观被无情打倒,而他又不能从这种自相矛盾的绝境漩涡中挣扎出来,找不到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理由,所以,自杀了事。

            雅维尔的死告诉我们:人要是没有信仰,或者信仰被现实一脚踹翻在臭泥坑里,如同踹翻一条癞皮狗一样,狼狈不堪,那将是何其可怕的事。

            雅维尔的悲剧在于,他的信仰是有问题的,他不知道,权力是民众让渡出来的,权力、法律、规则、秩序是为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而存在的,否则,他们将没有存在的基础,变成虚妄,变成玩笑。而生存权是首要的人的权利,所有让民众生存成为难题,成为梦想的权力、法律、规则、秩序是不值得维护的。因为这时候,历史这出剧,往往要交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揭竿而起来表演了。

    我们的上帝

                            【二】

            无论怎么说,自杀这种行为,我们是不提倡的。生命宝贵,有勇气反抗上帝的安排那是另一回事,上帝如何评价我们不得而知,可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会有无限的可能。现在想不清楚搞不明白的人生困境,说不定在将来的某一个阶段,就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了呢,我们大可不必和只有一次的生命过不去,“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失为善待人生的一个好方法。

            不过,想想看吧,“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说他是逆来顺受也好,说是懦弱被动也罢,其实也是一种信仰。若要心态安然的过生活,就要坚定自己这个信仰,否则就会过得不踏实,不时在人生的路口叹息彷徨。无论如何,人总得相信点什么,不管唯物还是唯心,都是人生指路的明灯,没有它,时间一片漆黑,百年皆是混沌。

            可现在有些人,自己本身不知道信仰为何物,或者说自己嘴里天天把某种信仰挂着,心里却毫不在意甚至鄙夷相对。我曾经被这样一句话而感动着——“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入水,不遏则滔天”。何其正确的话呀,可惜,我刚听到这话不久,说这话的先生,就遭遇滑铁卢,万劫不复了。我对这位先生的印象,实在是很复杂,不愿意相信他竟然是个表里不一的人,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何况证据确凿,不由得你不信。这说明什么?其信仰还是不够坚定,内心空虚,只好信口开河来壮胆子做样子,其实说一套,做一套。孔子云:“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夸夸其谈的越漂亮,我们就对其越应该保持警惕。信仰不是放在书本上的名言警句,也不是放在嘴边的花语巧言,更不是道貌岸然的座右铭,而是刻在心上,融化在血液中的,没有就会饿死的精神食粮。

            当然,有的人,也号称自己是有信仰的,但观察他的行为,你就会发现,其信仰夹杂私心,目的不纯。比方说,他起早贪黑求神拜佛,花大把的钱烧香许愿请神仙,如此虔诚,不过是在和神佛做买卖罢了。他们给神佛花一块钱,就要让神佛保佑他能挣到十块钱。钱赚到了还不够,还要能飞黄腾达,娶多少个美女娇娘。岂不知,神佛要有这种本事,自己就给自己忙活去了,何必和你这凡人做这种无聊赔本儿的生意?

            这种人,信仰的不纯还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当神佛显灵,给他以想要的好处,他就高兴,就信,就赞不绝口;可如果神佛不灵(这是常有的),他投资失败,愤愤然拔腚就走,第一时间另靠码头换了东家。也就是说,可与信仰共安乐,不可共患难。有这种思想的人,谁让他一帆风顺,他就抱谁的大腿山呼万岁;谁让他心里不爽,他立马白眼相加弃如敝屣。可惜,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如此,事业也是如此,一遇到坎坷,就掉头找有奶的娘,和自己原来的信仰决裂,天下哪有这么多的好事在等着你呢?

                            【三】

            老实说,我是佩服雅维尔的,他对信仰始终如一(临死前的不算),是条汉子。一个人,总不能朝三暮四,像不知好歹的猢狲们一样吧。雅维尔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想不通,才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痛苦。在这之前,他对自己信仰无比坚定,为了践行自己的信仰,可以放弃一切。因此,在外人看来,他冷酷得如同一块冰天雪地里的石头,坚硬的如同千锤百炼的钢铁,执着得如同一个动力永不枯竭的钻头。我们可以憎恶他的无情,但不能不敬重他做人的风格: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挡不住他阻止犯罪,惩罚犯罪,维护法律和公理的前进之路。

            人放弃生命,原因各异。雅维尔不是因为害怕自己因为贪腐和没法和上司交待;不是因为作恶而没法向社会交待;不是因为惧怕惩罚而没法儿向自己的家人交待。他只不过是因为精神受到重锤击打,变得七零八乱而没法和自己的灵魂交待。与其行尸走肉,不如投身到无尽的深渊,投身到永久的无限中,去和永恒的真理相伴。他的自杀,恰恰是雅维尔高度自律的体现。无底线,毋宁死,苟且生存,对他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呢,面对信仰危机,一句话就可以轻轻松松化解:“好死不如赖活着”呀。

            赖活着不是不可以,但是“赖”到什么程度,每个人心中该有个数,不能赖到成为一个无赖。中西方文化不同,各有安身立命的方式,但总体来说,要心里能过得去,要能说服自己,活得坦然。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活呢?孔子还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我们的文化,希望人做仁者,但何为仁者?钱穆先生以为:“仁”,也是“果仁”的“仁”。果仁好比人心,万事万物由此生发,“仁”是人生长发展的核心、基础。作为人,共通的欲望、需求就是“仁”,所以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做到这一点,大抵就可以算一个“仁者”了吧。 “仁”是准则,既然是准则,那就不可以变来变去。人前一套,人后一套,那就不是准则,成了忽悠人的工具。所以,拷问自己,是不是“仁”,不仅在人前,更要在人后;不仅要敬畏有人监督时的党纪国法,更要敬畏无人监督时候头上的三尺神灵;不仅要看公共场所的表现怎样,更要注重私密场景下如何表现。也就是,能不能做到“慎独”。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长得精精神神漂漂亮亮的,谁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呢?想什么倒也没关系,谁心里都藏着一个小野兽,只要别叫小野兽无法无天,太过任性就好。我们不妨坦诚的自我检点一下,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事情?——当然,未必是坏事,只是羞于见人罢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蒋介石先生。据某《蒋介石传》上说,他是王阳明、曾国藩这类思想家的信徒,提倡严格自律。但当时的蒋介石年少轻狂,不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而眠花宿柳又是老蒋的一大爱好。每每犯下这种错误,他都在自己日记中深刻反省,痛斥自己所为不端。尽管如此,老蒋晚上自责,白天照样“日日青楼下”,“犯错就改,改了再犯,犯完再改,千锤百炼。”蒋先生是大人物,他犹如此,我们普通人在信仰建立的过程中有所反复,也不必太多内疚,关键要在不断的挫折和磨砺中找准方向,不能走一步看一步的没有个准谱儿。最终,老蒋虽然功业鸡飞蛋打,落了个老死他乡的结果,但信仰却逐渐老而弥坚,尤其注重私德,“阳明山”可以为证。

                            【四】

            上帝是西方的说法,我们东方人是不信的。“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忌讳死亡,正由于我们对死亡的无知。连怎么活都不清楚,怎么会知道死去之后会怎样呢?“死去元知万事空”,空还是不空,说到底也是一种猜测,死去之后会不会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从头来过,谁也不知道。死不可避免,但活我们是可以把控的,我们不妨把这个可以把控的东西,叫做信仰。她一头连着苍穹和无限,一头连着人心和大地,她是每一个人现世的上帝。

            泰戈尔说过:你对我说的话是否真诚,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你是否对自己真诚;他还说: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我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当这一切都消逝的时候,是什么在你的内心,支撑着你。

            愿我看到真实的你。

            愿你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上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xf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