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们和奶奶在老屋子住,奶奶住在东屋,我们住在西屋,每到吃饭时,我就早早来到奶奶的炕头,便开始喊西屋的妈妈:妈妈,吃饭了。奶奶做的饭在全村是数一数二的,在农村所有的饭都是纯手工,每次做饭,奶奶做的花样都特别多,而且特别用心,每样食物都特别可口,这也可能是导致我和弟弟从小对食物很挑的原因吧。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 ,常常想起奶奶的鸡蛋饼,豆面饭,还有给我们小孩子做的零食饼……,儿时的记忆数也数不完。
上小学时,奶奶离开我们,爷爷就随我们住在新屋啦,每当吃饭时,"吃饭了"的声音又回荡在我们新屋,这个喊声已经变成,我在喊爷爷了"爷爷,吃饭了"。爸妈都在上班,做顿饭仍然都是纯手工的,那时候在农村做一顿饭太费事,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做,还需要自己烧火,可是妈妈除了上班,还要给我们一家老小做饭,有一次妈妈有些急,端着柴火从台阶上就摔了,从那时我和弟弟也变乖了,也不再埋怨放学后吃不上饭了,不在埋怨妈妈做的饭不如其它小朋友家的种类多了。
我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吃饭了"这个声音还是我的,又回荡在我家啦,我在喊我的孩子们“吃饭了”。我有了自己的厨房,各种电器,各种锅,做饭有时候会打开手机百度做饭的视频,会照着网上给孩子们做不同花样的饭,但是,“吃饭了”的这个声音不太好使了,叫上一两次根本叫不过来,想想我和弟弟小时候因为太饿,把妈妈正蒸馒头的锅掀了不只一次,事后被妈妈骂个不停,那时候根本不用喊"吃饭了",小眼睛就盯着锅,想着吃锅里的饭,哪怕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吃的都是香香的。那时候,爸妈有时候工作忙,回不来,我和弟弟也会自己炒点米饭,泡点泡面,总之不会再等妈妈喊"吃饭了",渐渐地我们比同龄人懂事多了,被我喊"吃饭了"的孩子啥时候 能懂事了?
“吃饭了”这个声音家家都会有,这个声音在每个家庭永远都不会消失,太普通太平常,但是在我的记忆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美好,太多的感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