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430: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治理也是

《资治通鉴》430: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治理也是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3-06-11 18:11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原文】

燕大司马恪围段龛于广固,诸将请急攻之。

恪曰:“用兵之势,有宜缓者,有宜急者,不可不察。若彼我势敌,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可不急。若我强彼弱,无援于外,力足制之者,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毙。兵法“十围五攻”,正谓此也。

龛兵尚众,未有离心。济南之战,非不锐也,但龛用之无术,以取败耳。今凭阻坚城,上下戮力,我尽锐攻之,计数日可拔,然杀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奈何轻用其死乎!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也!”

诸将皆曰:“非所及也。”军中闻之,人人感悦,于是为高墙深堑以守之。齐人争运粮以馈燕军。

龛婴城自守,樵采路绝,城中人相食。龛悉众出战,恪破之于围里。先分骑屯诸门,龛身自冲荡,仅而得入,余兵皆没。于是城中气沮,莫有固志。

十一月丙子,龛面缚出降,并执朱秃送蓟。恪抚安新民,悉定齐地,徙鲜卑、胡、羯三千余户于蓟。燕主儁具朱秃五刑,以段龛为伏顺将军。恪留慕容尘镇广固,以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太守,章武太守鲜于亮为齐郡太守,乃还。

殷,彭之子也。彭时为燕大长秋,以书戒殷曰:“王弥、曹嶷,必有子孙,汝善招抚,勿寻旧怨,以长乱源。”殷推求,得弥从子立、嶷孙岩于山中,请与相见,深结意分。彭复遣使遗以车马衣服,郡民由是大和。

荀羡闻龛已败,退还下邳,留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将三千人守琅邪,参军谯国戴等将二千人守泰山。燕将慕容兰屯汴城,羡击斩之。

诏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等持节如洛阳,修五陵。十二月庚戌,帝及群臣皆服缌,临于太极殿三日。

司州都督谢尚以疾不行,以丹阳尹王胡之代之。胡之,廙之子也。

是岁,仇池公杨国从父俊杀国自立。以俊为仇池公。国子安奔秦。

【原文华译】

1 燕国大司马慕容恪在广固包围了段龛,诸将建议急攻。

慕容恪说:“用兵之势,有时应该缓,有时应该急,不可不仔细考察。如果敌我势均力敌,而敌人外有强援,我们担心腹背受敌,则不可不急攻。如果我强敌弱,敌人又外无援兵(慕容恪根本不担心晋军会来),我们的力量足以制服他,就当羁縻守之,等他自己灭亡。兵法说‘十围五攻’,就是这个意思。

段龛兵力尚多,将士也没有离心。上一次济南之战,不是他军力不强,而是段龛用兵无术,所以取败。如今他凭阻坚城,上下戮力,如果我军尽出精锐攻城,算下来数十天也可攻拔,但是我军士卒死伤必多。自从中原有事,兵戈不息,我每想到此,夜不能寐,为什么要轻率让士兵死亡呢!我们要的是攻取城池而已,并不必求速取!”

诸将都说:“这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军中听闻,人人感悦。于是筑高墙,挖深沟,围而不攻。齐人争相运粮送给燕军。

段龛环城自守,砍柴的道路都被阻绝,城中无粮,人相食。段龛无奈,全军出城作战。慕容恪就在包围圈中,将段龛军击破,并事先分派骑兵屯守诸城门,阻断段龛归路。段龛只身冲荡,仅得自己进城,带出来的兵全军覆没。于是城中气沮,不再有固守之志。

十一月十四日,段龛将自己双手反绑在身后,出城投降,并交出朱秃,送到蓟城(当初朱秃杀慕容钩叛燕,见公元354年记载)。慕容恪抚安新民,平定全部齐地,把三万多户鲜卑、胡人、羯人迁到蓟城。前燕主慕容俊具以五刑处死朱秃(先在脸上刻字,然后削鼻、砍去双脚、用鞭刑打死,最后斩首,剁为肉酱),任命段龛为伏顺将军。慕容恪留慕容尘镇守广固,任命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太守,章武太守鲜于亮为齐郡太守,还师。

鞠殷,是鞠彭之子。鞠彭当时任前燕大长秋(掌管皇后宫),写信告诫鞠殷说:“王弥、曹嶷,必有子孙,你要善加招抚,不要报旧仇旧怨,以防产生乱源!”鞠殷访求,找到王弥的侄子王立、曹嶷的孙子曹岩于山中,请来相见,深结友谊。鞠彭又遣使馈赠车马衣服,郡民因此大为和悦。

荀羡听闻段龛已败,退还下邳,留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将三千人守琅邪。参军谯国戴遂等将两千人守泰山。燕将慕容兰屯驻汴城,荀羡击斩慕容兰。

2 皇帝下诏,派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等持节入洛阳,修缮五陵(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衷的陵墓)。十二月十九日,皇帝及群臣都穿上孝服,在太极殿追悼三日。

3 司州都督谢尚因为生病,不能到洛阳上任,朝廷于是任命丹阳尹王胡之接替。王胡之,是王廙之子。

4 这一年,氐王仇池公杨国的堂叔杨俊杀杨国,自立为仇池公。杨国的儿子杨安逃奔前秦。


【学以致用】

一切都是政治的延伸

01,看慕容恪的这一段话

慕容恪说兵法“十围五攻”,很有道理

但这里面还有两个小点值得思考下

1,慕容恪所讲的围而不攻,不是不攻,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一旦进入战争阶段,双方比拼的就不仅仅是兵力,武器,还有物资,人心....,包括双方队伍各自的心里念头,以及局外人的心里变化

心念会影响到士气,士气会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我以前经历过一个小故事

在进入这个行业时,有两支团队进行PK,培训行业比的就是门票数量+业绩

当时比拼到高峰的时候真是刺激的很(主要是奖金池过大,而双方力量又很接近),完全就是心里战了

这种大规模的PK在17年年底玩了两次,一次是我赢了,一次是我的徒弟赢了(当然,徒弟比我要优秀太多。“用师不用徒”是我的理念)都是赢了对方团队

然后第二天有领导评论,一个说是有其师必有其徒(指的是同样的套路),一个说这么做不好,玩心里战不好(说城府深的问题)

提这个小经历想说明了什么呢?

1,我们只有在教小孩的时候才讲“对与错”,对于成年人的战场上,只有输和赢,哪有对和错(何况没有破坏游戏规则),另外这不是什么城府的问题,而是一进入打仗状态,就必须以最后胜利为最终导向,没有胜利,说什么都扯淡。 如果一个将军(公司部门老大)打仗不为了最后的胜利,那这种思想很可怕,甚至你都得反思下,你是不是选错了人。

2,PK一起,心理战就开始了(都是良性竞争)

只要能干扰到对方,麻痹对方,瓦解对方关键因素关键作用力的,都可以上。

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思考

所以,对于小企业而言,对于把内部从基层起来的成员培养到高层,

那么,这个人必须要懂点战略思维,要能够全方位的思考,

当然,我观察了一些人,有的人在全方位思考这方面是自然而然的行为,而有的人需要学习和训练一下才行。

所以看到慕容恪这一段我延伸了一下,也跟企业的人才培育有关。

2,“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奈何轻用其死乎!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也!”

打战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消灭对手,那不是价值最大化

除了消灭对手,除了占领这块土地,更重要的是降伏此地的人心

人心没有降伏,那么,对手消灭一个,就会再来一个,永远消灭不完

而现在慕容恪传递一个理念,既在乎士兵的性命,更希望兵戈能够止息。,

对百姓来讲,谁来当老板是无所谓的,只要能够安居乐业,不打仗,不死人就行。

所以,平定段龛是第一步,让齐地人们稳定下来不闹事是第二步。

02,彭时为燕大长秋,以书戒殷曰:“王弥、曹嶷,必有子孙,汝善招抚,勿寻旧怨,以长乱源。”

这一段也是政治的延伸

当初,东莱太守鞠羡去世,兖州刺史苟晞任命鞠羡的儿子鞠彭为太守。正赶上曹嶷攻打青州,与鞠彭相攻,曹嶷兵虽强,郡人都为鞠彭死战,曹嶷不能取胜。

过了很长时间,鞠彭叹息说:“当今天下大乱,强者为雄,曹嶷也是家乡人,如果家乡人民可以依靠他,那他也可以为民做主,我何必和他力争,让百姓肝脑涂地呢!我走,兵祸自然就平息了。”郡人认为不可,争相献上击破曹嶷之策,鞠彭一概不听,与一千多乡亲渡海投奔崔毖。

北海人郑林客居东莱,鞠彭、曹嶷相攻,郑林两边都不靠。曹嶷尊重他是一位贤人,也不敢侵掠。郑林与鞠彭一起离开。到了辽东,崔毖已败,于是归附慕容廆。慕容廆任命鞠彭为参龙骧军事。送给郑林车、牛、粟米、布帛。郑林一概不接受,自己开荒种田。(见第 365篇笔记原文)

为什么要找曹嶷的后人啊,这也是在释放政治和解信号

可以安定民心,奠基治理的基础,实现仁政,善政。

相关文章

  • 读资治通鉴古今地名对照

    资治通鉴是史学巨著,司马迁集古人之智慧,收罗宏富,博大精深。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无所不知,尽窥千...

  • 三国:小霸王孙策,为何能几年内平定江东

    18岁募兵,孙郎的征战生涯高度复制了父亲,政治立场,忠烈无双;军事才能,锐不可当;内政治理,知人善任;孝义双全,士...

  • 20190611-吴涛晨读笔记-《孙子兵法概论》-综合国力论、全

    1、综合国力论——全面战略理论。军事力量背后是综合国力。政治、军事、外交、士气、人的能动性。在市场营销行业,广告就...

  • 军事与政治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会以温和的手段,解决争端,而军事是温和手段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发生的武装冲突。 纯军事没有政治...

  • Icelemon的读书笔记001

    《社群主义》 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分支学科,算作政治理论的范畴,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从理论的特征上来说,政治哲...

  • 金融与财富背后的秘密……

    金融与财富的背后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物质资源(有形与无形,如石油、矿、科技等)的博弈。 对上述数...

  • 资治通鉴 | 子思与管理之道

    《资治通鉴》之名源自宋神宗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其内容也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今天要谈及的就是其...

  • 《洪业》

    明朝为什么会失败,清朝为什么能成功? 明亡清兴,明朝军事失败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军事的背后,实际上是经济资源、政治...

  • 我们往往被口口相传的经验所迷惑

    中午看了一会资治通鉴,里面讲了一段刘裕的故事。 刘裕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

  • 怎么看司马光

    司马光作为北宋重臣因其编写了《资治通鉴》而名垂千古,也因其作为保守党一派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430: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治理也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a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