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写作者,一定希望自己写出的文章或者作品,与众不同,能够吸引读者。
让文章(作品)与众不同,写作者要如何做呢?
本书《创意写作》提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命运说“不”。
怎样理解“对命运说‘不’”?
是作品中的人物,忤逆和反抗命运?
是与自己的命运拼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还是以比命运更凶猛的恶劣,报复命运?
人的命运,与人形影不离,同生共亡。人与自己命运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我的关系。
对内,如果与内在自己关系紊乱的话,对外,则将“紊乱”投射到与他人的关系中。
换句话,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相处不好人际关系,这时候,不应该指责对方如何不友好,如何不对。
相反,应该回归到自己内在,看看内在世界发生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被卡住什么了,以至产生不顺畅。
命运也如此。
我读了作家余华小说《活着》,对于命运这个带有宿命感的词语,渴望得到更多了解。
了解命运背后蕴含的意义,那是真正渴望了解自己。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丰富多彩。
命运对每个人而言,独具唯一性。各人的命运不同。像哲学里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一个人的命运怎样,人无法选择。但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每个人有权利选择怎样面对命运,以及怎样改变命运。
小说《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是作家余华塑造出的独特人物。
福贵对命运说的“不”。那是一次次面对命运捉弄,面对命运带来的消极灾难,他却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命运所加载的苦难,勇敢说“不”。
福贵要活着,为了活着的本身而活着。
这样的人物,令读者难忘的,这就是人物的独特性。
恩格斯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什么是典型环境?
典型环境是作家从现实生活中高度概括出的各种影响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决定人物行动方向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创意写作》
典型环境反映一个时代变迁与历史潮流的特殊环境,因而注定不是风平浪静。在此典型环境里的人物,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矛盾关系,使人物“不得不如此做”。
由此,我会想到写作者写小说,为什么要不断为人物挖“坑”,这个坑或以事件出现,或以心理冲突出现,或以人物间矛盾关系出现。
这个“坑”,也是命运的“坑”。
同时,人物形象的生动及深刻,并不在于要让主人公遇上怎样奇葩的事件,而是在于主人公与命运共处的能力。还有,一种比命运更韧性的野蛮生长的生命力量。
第二,让人物性格“迷人”起来。
我感受到的“迷人”,那将会带给心灵的振动,最终难忘。
《活着》里的福贵的性格非常独特迷人。
当福贵还是少爷的时候,你看他的言行,荒唐和荒诞。
比如他到城里的妓院吃喝嫖赌后,还要妓女背着他上街。在路过老丈人的米店,不仅不避讳,反而主动喊着打招呼。这倒是让老丈人羞得不置可否。
尽管如此,有些不堪。但是,在福贵命运里,真正遇事,开始发生各种苦难和不幸的时候,福贵却能够适应快速转换另一种角色,并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顽强的精神意志面对。
尤其福贵亲手埋葬一个个挚爱的至亲,他一次次以最快的速度,从痛苦的泥潭里重新站立起来,重新生活。
这是非常了不起和具有迷人的性格和人格之所在。
第三,让读者登上“人物命运号”。
写作者在作品中塑造出独特的人物,这是从写作者一方面来说。另一方面,该独特的人物是否能够吸引住读者,还得让读者同时登上“人物命运号”。
登上“人物命运号”,则是读者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之体感。
写作者如何做呢?
本书《创意写作》说,要让写作者的文章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不妨从从人物的情绪入手来安排人物的命运。
从情绪入手。
写作者描写和表达人物情绪有用人物的语言奠定情绪基调;用环境描写渲染情绪气氛;用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人物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