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拖延,我逃避,我焦虑,我懊悔,我开始发愁明天怎么过。
我睡不好,我第二天睡晚了,后来醒了,也还是头昏眼花恍恍惚惚,又荒废了一日。
然后我继续恶性循环。
我总是复习到一半就走进了考场。
因为我完美主义因为我拖延:我想把教材的每一章节都看懂看透,即使我明知道时间不允许。
时间允许的时候我去干嘛了?
我制定了伟大的计划,我开始实施,坚持了二十分钟,我开始伸伸懒腰照照镜子梳梳头发剪剪指甲喝喝温水上上厕所照照镜子房间里走走动动拉拉筋和舍友吓侃几句她们还没开始复习呢我怕什么?
日子就怎么舒舒缓缓地过了。
等到大家挑灯夜战全力以赴的时候,我发现我撑不住了。
我没法像他们一样,我体力跟不上。我觉得没意义,我心态也跟不上。
这种复习方法,到了考完交上卷子的那一刻会把一切忘得一干二净。考一门扔一门的爽!
然而没意义,每个人心里都再清楚不过。但是我就是跨不过这道坎,我就是说服不了我自己,明明毫无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做,这样子刷出来的成绩那么水水到可以让他们拿奖学金让他们出国,而我却做不到。
后来,我才知道,这也是拖延症的一种。只是有了个看上去也许好听一点的前缀“完美主义”。
然而世界上毫无意义的东西多了去了,不是吗?
你以为的你定义的“有意义”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确不会去刷成绩不会去频繁发送廉价的关心,但也不见你去泡图书馆参加实习,带着积极的心态完成每一次活动啊!你总是开始信心满满半路就焉了,焉得不像样了。
迷茫是这辈子的必修课,越不动动越是坐井观天越迷茫。
记得高三那会,一位老师在课后闲聊时说过,如果你做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事情,那么你就能得到大多数得到的东西。她的意思是肯定这种平凡的付出和平凡的获得的,她的字可好看,对字好看的人我总是崇拜艳羡觉得他们底子厚足。
当时,我是自命清高的,虽然现在还是。我说我不要这种普普通通的平庸的日子,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就意味着不能比大多数人多得到吗?我不要我不甘。
现在扪心自问,你连大多数人能达到的水准都达到了吗?都拉人家平均水平了还想个什么与众不同?心比天高!
不是要不甘于现状不是要你盲从不是要你没有目标就随大流你又不是傻或者迟钝。
而是你不该自以为是不该拖延懊恼放任懒惰滋生然后狭隘随即入侵腐蚀。
而是你该动起来,不讨论有没有意义,要知道人生的每一项经历都会在心底里落尘。去动,去积极地动。被动地走只会累和累和累,而绝不会“累但是很有意义”自欺欺人。
加油吧,快倒了说服不了自己就去看鸡汤文,大把大把地是,看到动心的点就停,立马停,然后继续开始你原本要做的事情,该阅读去阅读该社交去社交该做项目去做项目。
爱自己,是别用“我不行”“我本该”“我累了”“我不喜欢”“我觉得毫无意义”来自欺。
简书第一篇文章,还不怎么会玩。
⊙﹏⊙发发小牢骚_(:_」∠)_
![](https://img.haomeiwen.com/i679157/32277fcfb3d8ad7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