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赚到钱了?

作者: 知行学用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23:14 被阅读0次

需求决定价格——短期热点满足;长期知识价值

模式超过努力

顺应时代趋势

与时间站在一起,与知识站在一起,与印钞机站在一起!

这个时代,我们身处其中,很多人都感到焦虑、都觉得迷茫。大家感觉到尽管生活条件显著提高,但有些人比我们提高的快,增长的猛,于是我们就焦虑,我们就不安,生怕被时代抛弃,被同龄人甩远。

而媒体们也在贩卖焦虑,制造恐慌,正如前段时间《这个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等热文刷爆网络。

有些人甚至开始抱怨起命运的不公,社会的不公平,大吐起苦水。

我曾经也一度陷入这样的焦虑和迷茫,苦恼自己为什么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直到有一天看到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

“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我这才明白,一定是我在哪些方面想错了,而不是这个世界不公平,因为很多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取得很大成功啊。

直到最近,通过阅读和思考,我才得出一些启发,与大家分享。

一、需求决定价格

其实我们早已听过这个答案,“市场上,需求,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我们的脑海中肯定有过这样的观念,

“我这么努力,我这么勤奋,可为什么还是感觉赚不到钱?”

这种思考模式,认为价格和成本是直接完全相关,但它们只是间接部分相关。就像大家出钱购买一个产品,是因为我们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那个产品的制作成本有多高,在我们出手购买之前,我们不会考虑到产品的成本,我们考虑的只有两件事,

1、我是否需要;2、我是否购买的起。

无论他们怎么贩卖情怀,鼓吹成本,如果我们不需要,很大程度上我们是不会购买的。另外,出钱如果是为了情怀,那么我们的支付应该被称为捐赠而不是购买。

如果我们很努力,却赚不到很多钱,可能我们面临一个无情的事实: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或者说短期时间内没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

那如何赚到钱呢?

答案呼之欲出,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一个被社会广泛需要的人。

我们给老板打工,如果我们是给他打工的人里最有用的那个人,那我们的收入、待遇,一定最终变成最高。

公司做产品,对用户来说,这个产品最有用,那么这个产品最终一定是最受欢迎的。看看QQ 、微信、支付宝就是知道了,对我们来说,它们最有用。

我想,这也解释为什么很多人看不上、看不懂的职业,它们的收入为何不菲。

(一)短期热点满足

比如最近大火的网络直播,短视频等,

电竞主播小智原名杨丰智,最早一批的草根LOL解说,据估计2015年年入1.3亿元,超越范冰冰的1.28亿元。电竞女主播小苍原名张翔玲,前Faith魔兽女子战队成员,是真正的电竞女王。小苍的微博粉丝有近140W,身价已经达到1500W了。

网络直播吃饭,缘起一位韩国15岁少年,每天在网络上直播自己大吃晚餐的过程,本是希望有人能和自己共进晚餐,不想独自一人吃饭。没想到,仅直播吃饭,平均一个晚上就可挣1000英镑(约合人民币9681.9元)。

网络直播教学化妆,网络直播陪伴聊天,网络直播跳舞,网络直播睡觉......

无论是观看者出于兴趣爱好还是打发时间,主播们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于是观看者点赞了,转发了,打赏了,尽管对于我们有些人来说,这些是纯粹浪费时间,但主播们却真真正正挣到了钱,顶级主播甚至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超乎我们想象的钱。

在我们搞不清为什么,内心说凭什么的时候,回想下“需求决定价格”这个规律,应就能明白。因为主播们真正满足很多人“杀死时间”需求,基于此,他们就挣到了钱。

但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又有个疑问,这种赚钱的方式能持续多久,如果观众们审美疲劳了,失去兴趣了,也意味着不被需要,那就很难再挣到钱了,连明星都得使出浑身解数,蹭热点,搞炒作,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很难逃脱“过气”的命运,更何况普通主播了。

所以这就让我思考到第二个层面,

“人生很长,怎样才能长期被需要,长期挣到钱,挣到足够多的钱。”

(二)长期知识价值

在一篇文章中,我找到了答案,文章的核心是以下四句话:

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高,且高出许多个量级;

体力增长的玻璃顶很明显,但脑力增长的玻璃顶还不知道在哪儿;

体力衰退的时间来得很早,脑力衰退的时间来得晚很多;

通过暴利获得的巨额利润正在减少,因为大趋势上来看,一定是知识更可能产生更大的利润。

换句话说,长期来看,知识创造更大的价值,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我想大家听到过很多四十多岁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唉,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早知道就多读一点书了……

也听到过很多长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说:好好读书,长大才有饭吃......

更是在从小就被教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的感叹、他们的经验从侧面帮我们验证,

读书,学习知识的长期重要性。

我们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是否有用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判断依据:“时间——我们没有考虑短期长期”。

我们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有用与否的时候,希望那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知道个什么新东西的时候,瞬间就能脱胎换骨。于是,我们相当于主动剔除了很多短期看起来没用,但长期绝对有用的知识。

自然的,我们很多人初中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书,又有一批人高中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书,还有一批人大学毕业后就不再读书……

因为我们没有分清上学、读书、学习之间的区别,我们分分钟都有可能停止进步!

而另一批人,他们厚积薄发,他们笔耕不辍,他们一旦爆发便拥趸无数,并且一直紧紧追随。

比如最近很火的“内容创业”,与一大批火急火燎去追随大流的人相比,那些之前已经潜心写字十多年的人,并没有故意准备,却准备的最为充分。

最终,那趋势、那机会,显然并不属于心急火燎的这帮人;那趋势、那机会,只会属于那些有意无意已经准备好的人。

连岳,原名钟晓勇,当今中国最活跃的专栏作家之一。曾是前《南方周刊》记者,1997年从事记者行业以来,一直坚持写作,现如今开通公众号连岳,每天推送的文章必定100000+,日打赏2万元起,他的文章有个永恒主题:经济独立,人格自由。

经济独立,鼓励我们要爱钱,想办法不停提升技能,赚更多的钱,鼓励我们到热点城市买房子,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所有爱的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人格自由,自己要当自己的主人,爱我们所爱的人,但也决不让坏人侵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决定,自己承担,不要怨天怨地,多怪自己。

李翔,2017年在知识付费APP得到上开设的个人专栏《李翔商业内参》,第一季超过 10 万订阅,199 元/年的售价,也许 2000 万人民币并不多,但这个数字已经是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年利润的 1/3 到 1/2,甚至更多——那些公司可不是一个人构成的,通常要好几十人才能创造李翔一个人创造的利润。换言之,这相当于比过了 99% 以上的小出版社……多可怕?

薛兆丰,同样也是在2017年,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法律经济学教授的专业身份,在知识付费APP得到上开设专栏《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后,2018年3月,该专栏的订阅量达到 25 万,讲课收录达 5000 万元。最终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标志性作品。

这些人与那些热点主播不同的地方在于,绝大多数主播们“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但他们不一样,他们与读者之间具有超强联系,他们将长期的被自己的读者需要,换句话说,他们必将在长期时间内赚到很多很多的钱。

学习知识,不断成长,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做个长期真正有用的人,让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于是这个世界就会自然而然地更重视我们,甚至不惜高估我们,就这么简单。

二、模式超过努力

这是在《水库论坛》看到的例子。

假设我们是一个在五线城市菜场里卖鱼划鳝丝的小贩。

我们辛辛苦苦,攒了60W元。然后和母亲羡慕地说,“妈,我也要像隔壁二狗一样,有500~600W”。

隔壁家二狗,当年是我们的初中同学。可区别是,我们初二没毕业就跟着了父母在菜场里卖鱼,划鳝丝。

二狗含辛茹苦,坚持读完了北邮大学。目前在百度做码农,买了北京房子,拿几十万一年。

在人生最初15~22岁的时间里,我们的收入远远高于二狗,二狗还是负支出。可是等二狗踏上工作岗位,渐渐收入反超,这二年更是远远把我们抛在脑后。

我们还想追上二狗,可以么。

答案是“没法做”。

无论我们划鳝丝多么勤劳,哪怕我们每天加班工作时间延长一倍。可是收入的差距是无法弥补的。

三四线城市菜场卖鱼,永远就只是A6档次。几乎没指望升阶。

如果我们想像二狗一样收入。首先我们得去读个大学,其次我们得离开家乡,到北上深去打拼。最后还需要年龄岁月履历,总之是无法回头的。

这就是模式之残酷性它残酷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整套事。

“大学文凭+北京打拼+北京定居”,这几件事是环环相扣的。绝不是我们解开一个锁扣就行。

我们经常会讲一个故事,一个“弯道超车”的故事。

一般而言,大学里的班长学霸,都不是混得最好的人。

毕业之后,那些“起薪”最高的人,通常也不是混得最好的人。

毕业三五年之后,第一次聚会,那些收入最高行业最火热的同学们,八成也属于炮灰。

真正的竞争,要到三十岁以后。三十岁后才会有第一批崛起着。

而整个长跑,可以一直维持到30~45岁左右。在整段岁月内,突然就有一个同学“弯道超车”,突然就有一个同学发了,突然就有一个同学当了大官。

最终全班40个人,谁是赢家谁是输家,毕业照片里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还是一个“模式”的问题。

譬如上班最早的一二年,收入最高的明星,往往是进外企或者BAT,工薪高。而终其一生,他们的角色就是一个打工仔。

而到了三十岁之后,做生意的,创业的,炒房子的,那些有望成为A8的人,才会冒出来。

到了四十五岁以后,做实业的,混官场的,搞人脉的,那些A9的模式人才会冒出来。

模式也决定着人的最终高度。别看人家前几年不发财,那是在做准备!

三、顺应时代趋势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可以说,每个年代都有当时相应的机会,

80年代下海经商,90年代投资股票,00年代购买房产,10年代屯比特币,18年屯eos

就以牵动我们每个人神经的房产为例,它影响范围广泛,几乎涉及每个国人家庭;它持续时间漫长,近18年,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几乎给足每个家庭充裕的上车时间,可结果往往不是每个人都分享到胜利果实。

对于抓住买房这个时代大势,有些人觉得是走了大运,可是当我读的书籍不断增多,接触的人愈发广泛,我才知道运气固然重要,可是相应的经济学知识奠定的科学认知,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才是他们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即便有了钱,没有认知,你不会去买;没有认知,你不会多买;没有认知,你买了也拿不住。

那些长期看多房产的人,是看到国家开启印钞机后带来的货币超发,而这的一切源头又来自于美国取消金本位,纸币与黄金等比例兑换的脱钩。

它带领着主权国家全面进入印钞时代,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钱,变成各国政府印钞机里吐出来的纸片,想要多少有多少。

钱变得最不值钱。——这是一条最值钱的常识。

印钞机,印出钱后,带来的通货膨胀,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块巨石,越靠近落点的地方,越早享受冲浪的快感,波浪一圈圈往外传递,最边缘的是工薪阶层、拿养老金的人、辛苦储蓄的人。

上涨的物价传递到他们时,他们的购买力已经下降了。然后眼巴巴地等着政府加工资,最方便的加工资,就是印钱。一个轮回又开始了。

但是通货膨胀却是有利于债务人的。以100万的房产为例,首付30%,70万是债务,通货膨胀十倍,相当于我们只欠7万。

这十几年来,看透这一真相的购房者,坚定的持有并继续购买热点城市的房产,他们欠的钱越多,他们越敢用杠杆继续买房,最终他们也将赚得更多,因为他们站在了印钞机这边。

如果你问:现在房价那么高,还能买吗?

他们会坚定的回答:“买。”

因为,在印钞机时代,看空、做空人口长期流入城市的房产,损失将是无限大的。除非你收入增长的速度匹配它,否则,你不再可能拥有房产了。和房产挂钩的权利,也将失去,比如孩子读书就相当麻烦。

而看多房产, 最坏结果是房产价格一路下跌,跌到只有居住价值。

看看日本,即使经历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房地产泡沫,东京的房价现在还在涨,因为每一天东京的人口都在增加,这就是世界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最后,我想说:

顺应时代趋势,抓住时代机遇。

与时间站在一起,与知识站在一起,与印钞机站在一起!

相关文章

  • 为什么别人赚到钱了?

    需求决定价格——短期热点满足;长期知识价值模式超过努力顺应时代趋势与时间站在一起,与知识站在一起,与印钞机站在一起...

  • 为什么别人可以赚到钱?

    我弟在工厂打工,有一天忽然Q上问我,他有个同事在开淘宝店,每月挣钱差就一两千,多就三四千,几乎跟打工收入差不多了,...

  • 2021-01-06分享

    别人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他是对的,咱为什么没赚到钱?不是咱不够聪明,是咱的方向是错的。 专业人做专业事。 对短期利...

  • 财运不旺的原因,80%的人不知道

    为什么别人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赚到很多钱,我非常努力可是却赚不到什么钱?为什么别人轻松赚钱,而我累死累活赚的钱反而不如...

  • 关注自己-《小狗钱钱》阅读解析2

    吉娅只是一个小孩子,为什么也能赚到钱?为什么别人好像都能做到,我做不到?——《小狗钱钱》教我们做那些我们能做到的。...

  • 我们要像选结婚对象一样选基金

    朋友小夏感到很苦恼,为什么别人买基金赚钱,而自己买基金却亏钱? 小夏看到同事买基金赚到钱,心里痒痒的,也跟着别人买...

  • 怎样才能赚到钱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赚到钱?” 我问过别人,别人也问过我,别人问我怎样才能赚到钱时,我答得踏实,“要...

  • 专业

    只有专业才能赚到钱,别人才愿意花钱消费

  • 专业

    只有专业才能赚到钱,别人才愿意花钱消费

  • 今日复盘

    今天做了什么事呢?主要还是学习,学习了赚钱思维,成长思维,也改变了旧有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疑问为什么别人赚到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别人赚到钱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e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