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远超自己现在能力的思想,但是没有实现自己思想的能力怎么办?”,感想如下:
可以确定这玩意儿是不实的,意思是水分居多。
没听过一句话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前,我也觉得自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然后自以为是、好高骛远……后来被一路磕磕绊绊,总算是遍体鳞伤了,才慢慢醒悟过来:这哪是我思想多么独特、深刻、深邃,完全就是一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年(当年是少年)。
再到如今,我身上还残留着当年的阴影,这阴影是我拿来躲藏的角落。
也就是说,偶尔我依旧需要想象、幻想去过渡人生至暗时刻,然后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
平复内心,当然是为了还自己一份清明和冷静,也就是接受现实,从实际出发。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是说,凭什么确定自己有远超现在能力的思想呢?又凭什么认定没有实现自己思想的能力呢?归根到底,自己在思想过程中忽略了现实情况的审视,也就是说,对当前条件和完成思想的条件的认识不清所致。
如此说来,还觉得是思想没问题吗?我的意思是,如果思想建立的前提都是虚假的,那么,后面的不去论它。归根到底,这玩意儿就纸上谈兵还行,一旦触碰到现实,就像纸遇到水,透透的。
也就是说,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没有把问题考虑清楚,然后你告诉我有了答案,这一幕多么像当年答题的我啊。自以为已经读懂了题目,自以为掌握了答题的精髓,结果却是答非所问,写了一大堆,然后试卷一发下来,一看成绩,瞬间像是寒冬里穿着衬衫被泼了一盆冷水,不仅湿冷,还贴着身体呢!
这玩意儿还像是你用高数去答一个小学生的题目,结果你还一副算不出来的样子,偏还反过来怪当下的题目不对劲。然后嘞?人小学生都不带犹豫地写下答案,留下一脸恍然大悟的自己。
归根到底,是你的问题还是人家的问题还是问题本身的问题呢?是你压根就没有审题清楚,更是缺乏对当前时态的认识,然后自以为是,偏还一副瞧不上、瞧不起的高傲自大模样,结果还就是答不上来或答错……尴尬不?可笑不?
简单说,这个问题其实极为常见,就像生活中我们教育小孩子,我们往往容易忘了切换语态,然后罗里吧嗦讲了一大堆,偏偏对方还一副在听但不懂的样子,反过来你却怪对方太笨……实际上是什么呢?你得考虑对方的情况,并且依据对方的情况去作出相应的调整,用对方能听懂的话语去沟通啊。
放到这个问题上就是,如果你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思想抱负,你不得先确定自己的思想、思想领域、所需条件、所缺能力……你这直接上来就是一锅炖,把它推向无解。好吧,无解就无解吧,先假定其无解也没什么的,那就尝试着确定一些什么总是可以的吧,既然你想完成它不得先熟悉和了解它吗?否则,怎么进行下一步呢?
同样的道理,兴许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办。那么,怎么做呢?你觉得这玩意儿是能力问题吗?简单说,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思想的人也很多,有能力又有思想的人同样很多,但为什么创新和发展依旧缓慢呢?所以,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能力和思想只是起一个基本作用,甚至都不是决定性作用。这就像阿里巴巴当年的遭遇,是因为他没思想还是因为他没能力呢?是因为教育成本高,大家都还没那个观念、意识,更不敢轻易相信(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条件没达到啊!偏你还觉得只是能力问题,这就像你觉得阿里巴巴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马云一个人的能力……你不觉得自己的思想很幼稚很天真吗?
换句话说,我们缺人才吗?时代缺人才吗?世界缺人才吗?(意思是时代和文明自有其局限性)……可是,你要知道一点:人类迄今为止从未真正彻底地解决过任何一个问题。
所以,你还觉得是思想远超能力吗?倒不如说是你的能力也只能走到思想的这一步反而更为恰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