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写文记事者也。年幼时,看过各种动人的故事,便为之沉迷,小脑瓜里顿时编织出各种情节,心想着未来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自己的故事。长大一些后,又接触到由古至今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便不由为李白的飘然洒脱、辛弃疾的忧国忧民、李贺的辞采诡丽所折服,被鲁迅先生以笔作枪极具鞭挞性的风格、冰心老人湿润亲切的笔法、巴金先生朴素明朗的语言吸引。再后来,又不断接触到各种不同作家的作品,从文学大家到当红作家,我一步一步探入文学世界,曾从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体味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也试图探索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主旨,感慨白落梅的字字珠玑,也为林清玄大师的思想着迷……与其说是这些作品吸引了我,不如说,是创造了它们的亲生父母让我着迷。
笔者无疆笔者无疆,作家在任何领域都是存在的,他可以是一位白领、一个农民、一名赛车手、一位驻唱、一个旅行者……思者无域无界,艺术源于生活。
笔者无疆最近,在看蒋方舟所著的《我承认我不曾经沧桑》,其中的一章“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让我颇有感触,也深受震撼。原以为,作家就是作家,无非是写些东西能够写给世人看,不带有一丝杂质。却不曾想还会分出几种来,且不论业余作家、职业作家等之分,还有为获取高额利润创作出腐朽靡烂之作,或是为图名刻意地模仿和炒作的作家,这样的人,不能称为作家,而只能是一些哗众取宠的写手。
每一个作家,或多或少都会被他所处的时代影响,但我想说,一个真正的作家,正如蒋方舟在书中所说:“他有权力保持自己的遗世独立,同时他也必须和所生活的时代有某种同频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召唤,不是对苦难者的代言,不是推翻现有政权的野心,而是倾听自己良知觉醒的声音,诚实地把它记录下来。”古有李白不畏皇权,外有布罗茨基不畏强权,今有“文化动荡”年代保持初心不改的一批文人。作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作家没有改造社会的义务,也不应该成为政治家宣传的工具,但他要有以诚实正真对待社会的责任。
笔者无疆一个偶然的机会,能有幸与家乡作家协会的资深文人交谈,聆听各位长辈对于“文学”一词的探讨,对于当代成为怎样的“作家”的看法。其中的一位长辈说:“文学的终极目标是对‘人’的探索,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把握真相,在‘否定与批判’的基础上能前瞻未来。”同时,作品的灵感的来源之一有思想的碰撞,文学创作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发现”,对于先贤和智者的“知识”,我们是批判性地认知,形成我们自己的看法。文学与“道”也是息息相关的。且不说这位长辈的观点是否有偏颇,因为,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他还提到的有关于美学与哲学的远望和有老百姓生活的和泥带水体现出来的不断追求真理与讲真话、讲真相的作文准则,是我所赞同的。
这样的一种行文方式,让我想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纪实伴随着文艺,柴静的《看见》,真实而触动人心。要想创作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不受政治因素羁绊的,发自肺腑的想法。在如今这个网媒发展迅速的时代,难免鱼龙混杂,保持本心,方得始终。正是因为不能再让国人的精神贫乏,价值观混乱,文艺工作者更应该为时代正风气,既然作家始终无法独立,也不能真正独立,何不以我之笔写世界,以赤子之心对待这个世界!
笔者无疆笔者无疆,思者无涯,愿所有的笔者都能用手中的笔抒写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