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的执教生涯,从花样年华即将步入不惑之年,漫长而又精彩,简单而又踏实,平淡而又开心。时常和朋友聊天,都说孩子不好好学习,为了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却劳而无功。的确,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是煞费心机,给孩子开小灶加“营养”,让孩子整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于学校、辅导班、家“三点一线”的轨迹中超负荷运行。试想,我们教师有职业倦怠症,医生有职业倦怠症,作为学生,在这种超负荷的压力下,又何尝不会产生厌学症呢?面对孩子迷茫的眼神,请与孩子同行,还他们一份童真,给他们一份自信!
专注的眼神别让基础成了孩子成长的绊脚石。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稳了,踩实了,才不至于摔倒。面对孩子,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别逼着孩子质问孩子连找规律的题都不会,应用题都失分了。不妨回头让孩子自己看看,我们的基础题孩子又失分多少呢,而这些基础却是孩子真正不该失也不能失的分。因此为了不让孩子丢失基础之分,我们不妨从锻炼孩子的快速应变能力做起,陪伴孩子用游戏的方式,快速反应乘法口诀,快速反应50以内的加减法,从10以内、20以内、30以内、40以内、50以内循序渐进,这样孩子的快速口算能力基本就能实现万无一失,从而避免孩子在计算中的失误,提高孩子学习的正确率。
知识就是力量别让粗心成了孩子的缺点。成人,一天还有三混,毕竟都是孩子,丢三落四在所难免。但我们作为家长,不能任由孩子的粗心顺其发展。面对孩子粗心的致错,不能出口抱怨、批评孩子如何笨,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这样就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自己永远不如人的阴影,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很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与孩子对话,尽量缩小与孩子的交流代沟,细心指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错在何处,自己去纠错,自己去总结,只有这样,孩子才不至于在下次继续犯错。
信息技术是沟通世界的桥梁别让重复做题磨平了孩子的锐气。长期让人咀嚼同一口饭,定会让人乏味,甚至反胃。学习也是如此,学习的过程是我们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可恰恰在平时我们始终摁住孩子的头盯住同一类型的题,十遍、二十遍、三十遍······,连我们也不知道孩子究竟重复了多少遍,我们的眼睛困了,孩子的心累了,试想,孩子还有精力继续这样无聊的周而复始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我们不妨让孩子尝试归类,针对同一类型的题,只要思路正确,就不要在同一类型的学习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不同问题,和孩子一起分析新问题,一起寻找新方法,这样既促进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增长了孩子的见识,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塑造创新之才别让疲劳累了孩子的心。多数家长为了让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决然断其网络,关其电视,夺其手机。殊不知,孩子幼小的心能负担吗?不难发现,老师布置给孩子的作业,没有因人而异,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给所有的孩子都是大锅饭,以量取胜。这样会做的的题型孩子忽视,不会做的题型孩子应付,长此以往,孩子身心形成了疲劳战。有时看着孩子紧皱的眉头和无聊的作业,作为家长,心里也真不是滋味。孩子也需要调节,也需要劳逸结合,会休息才会学习。适合孩子的电视节目、益于孩子的益智游戏,让孩子在休息时间,引导孩子在自控的范围内,适当的转换一下思维频道,让大脑从题海的烦躁中有一个跳跃,做自己想做的事,对孩子有益而无害。
发散性思维培养
请我们走出孩子学习成长盲区,走出误区。学习的目的不是得到百分之一百的正确答案,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开心学习,也许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孩子全面发展,才是对孩子真正的教育吧!
传承传统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