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商场,在门口看到一个四十多的爸爸把一个比他高的十几岁的男孩堵在墙角,左手揪着男孩的衣领,右手挥起巴掌要打;男孩使劲喊:用的着你管吗?旁边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劝阻:快跟你爸爸的说说怎么回事。男孩不仅不说、还不哭;爸爸使劲的一巴掌下去,男孩仍然没哭,但就是什么都没说;妈妈在旁边哭着说:儿子啊,你就说说吧,省得你爸生气。
后来怎样,可能是男孩就是不说事情的原委,爸爸被气的不得了;也可能爸爸平静下来后,父子和好了。
当下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家庭教育亲子关系。
而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做什么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秉性。
兰妮博士在自己的《内向小孩的潜在优势》一书讲了如何区分内向和外向性格?
如果你的孩子更为外向,那么他:
① 说话噼里啪啦,嗓门很大,在紧张时尤为如此。
② 经常转换话题。
③ 谈及某个话题时,有能力装作比实际懂得多。
④ 与谈话对象站得很近。
⑤ 在谈话时插嘴。
⑥ 听话时不看说话的人。
⑦ 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
⑧ 在你说话使用长句或深入谈一个话题时会没有精神。
⑨ 谈话时间稍长就坐立不安。
⑩ 认为大多数人都是朋友。
⑪ 融入新环境轻而易举。
⑫ 参与刺激性活动后感觉浑身是劲。
⑬ 如果独处太久,会抱怨或觉得倦怠。
如果你的孩子更为内向,那么他:
① 轻声说话,偶尔还会停下来想词。
② 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安静,但在让他自在的环境里很健谈。
③ 参加社交活动后感觉疲惫,需要时间静养以恢复精力。
④ 有时看上去和听上去感觉犹豫。
⑤ 先观察,后行动。
⑥ 融入新环境较慢。
⑦ 有一两个好友,觉得别的人仅仅是认识。
⑧ 有时看上去兴趣寥寥、没生气,或者十分疲惫。
⑨ 被人插嘴了就不再说话。
⑩ 在公共场合身体僵硬,面无表情。
⑪ 说话时不看人,但倾听时跟对方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⑫ 疲倦、无所适从或不自在时就变得一言不发。
商场中男孩估计就是典型的内向小孩,他不喜欢与家长过多交流,而家长还在商场门口收拾他,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长该把孩子领回去慢慢谈。究其原因,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性格也不知道如何与内向小孩相处。
兰妮博士在书中指出:
① 内向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也需要按照他们自身的节奏来学习。
② 内向孩子需要宽松和包容的环境。
③ 内向孩子喜欢清静,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处所和物品有拥有感。
④ 内向孩子喜欢清晰的信息和指引。
⑤ 内向孩子喜欢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它们更为“锋利”。
⑥ 对内向孩子来说,只有当他们完全理解某一概念后,他们才会喜欢他人给出的建议或反馈
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做什么呢? 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做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