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月31日 读《浮生六记》有感

3月31日 读《浮生六记》有感

作者: 蓝诺123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6:06 被阅读0次

    沈复先生的文字以真言述真情,不刻意造作,张佳玮先生的文字摒弃俗流,独树一帜,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到底,讲的就是一个“真”字诀。古往今来,真正被大众认可的所谓好的作品,大多描写真情真事,即使不是,也要让读者感觉到真实。二人文笔的结合也造就了这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使人读了还想读,看了还想看,于是心痒难耐,誓要写出一篇观后感来。

  沈复先生一生清简,以给人做幕僚勉强度日,可惜后来沈先生能够离家漫游时芸已过世,无法结伴同行,未能旅行当日之诺,于沈先生而言何尝不是人生一大憾事。沈先生一生与芸相互扶持互相信任,夫妻二人即使生活清苦难以为继时亦能苦中作乐,不抱怨不埋怨,即使身为女子的我,都不得不对芸的品格表示钦佩。

    是的,芸确实是位奇女子---敢于女扮男装看庙会;雇了混沌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主动为丈夫谋妾室,并与继女结拜姐妹;也有主意为自家公公找姬妾,被冤枉了也不辩解;即使是在弥留之际也在为自己的夫君着想,把所有的过错推到自己身上,认为公婆是因为自己才牵连了夫君。如此女子还被尊重以待才是。

    古时候,大多文人墨客生活清苦日子艰难,沈先生也不例外。曹雪芹先生的《回前诗》恰如其分的点明了他的窘况“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说尽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酸与不易。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该是大多文人墨客不喜与人相争,更不屑卑躬屈膝尔虞我诈,况且古代人们想要出人头地的方法不多,竞争激烈,文人们不争不抢的性子便成了掣肘,不像现代社会,只要你踏实做事,有能力有实力,总有出人头地的时候。若是他们生活在现代不知又是怎样得意的光景。说到底,不过是生不逢时罢了。

    我在钦慕沈芸二人感情深厚的同时又不禁想到自己两袖清风的无奈,只愿自己的文学功底达到沈复先生万万分之一已是知足,在这个以个人品牌为发展方向的时代,仅希望自己可以拜托如今境况。。。

相关文章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我一直觉自己与《浮生六记》有隐隐的气息上的...

  • 浮生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淡淡书痕,浓浓蕴墨,如画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浅浅...

  • 浮生若梦,把酒言欢

    凄凄惨惨戚戚,人生几何,喜怒哀乐,浮梦一场。 ——读《浮生六记》有感...

  • 2022年9月16日小记

    读《浮生六记》有感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一生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的文字并不灰暗,反而怡人。通篇读下来,只记...

  • 浮生有云,人生有梦

    —————读《浮生六记》有感 初识沈复源于课本中的《闲情记趣》,当时备课时并不觉得有甚好的,只...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六记风情,与世无争。

    ——读《浮生六记》有...

  • 读《浮生六记》有感

    沈复的《浮生六记》书名取自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内容也大多是生活琐事,作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与妻...

  • 读《浮生六记》有感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事如春梦了无痕,钦羡于芸娘与沈复...

  • 读《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提起沈复,首先想到的便是初一学的文言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我对他的...

  • 读《浮生六记》有感

    佳人曾种半生缘,缘尽寂寂随灯灭。 昔年藏粥为沈郎,荆钗作伴力未歇。 子不嫌卿愚憨态,妾无叹君位不列。 怨起情深不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月31日 读《浮生六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h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