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中国,广州
小组赛 5-0瑞典,3-2丹麦,4-1韩国
半决赛 1-3马来西亚
当年,单场赛制还是七分制,五局三胜。陶菲克 2:3 负于李传成?现在看这样的标题,确实有些怪异;这届赛事之后,这一短命的计分制度又迅速被抛进了历史洪流。
陶菲克那一年,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局势是:天才军团印尼与单双均衡的马来西亚会师决赛。各有短板的中(男双老大难,男单太年轻)、韩(三单两双之外,仅有一名男双替补)、丹(盖德缺阵,只能依靠乔纳森、光头波森和老将拉斯姆森撑场)紧随其后。
西吉特/陈甲亮印尼人当时已非全盛,且一贯不智的印尼羽总和球员关系紧张,陈甲亮公开批了羽总一顿,陶菲克在汤杯前才与羽总冰释前嫌,叶诚万刚刚解决了印尼国籍问题,双打大师吴俊明因为和羽总不睦而只身赴美,名将林培雷与徐永贤干脆代表英格兰出战。球员出战的状态并非最佳,也不是理论上的最强阵,他们凭什么夺了冠?单打有手法大师叶诚万、飘逸锐利的陶菲克、决赛出任一单的老将马列夫;双打有坚不可摧的陈甲亮/西吉特,以及飞将军哈利姆、矮脚虎特里库斯。单把这批人的名号一列,都足以让人心头一凛。过程虽动荡不堪,但入选的一干人等个个是实打实的羽球天才,技艺超卓,球场说话,无人可撼。
印尼捧杯马来西亚人天赋不及,战前也极为低调,球队顾问谢全新发声曰“先进四强”,似乎没有奢望。但场上的猛虎黄综翰、苍狼李传成、猎豹罗斯林却没那么客气,决赛差点就把印尼单打掀翻;陈重名/邹俊英、钟腾福/李万华虽都在决赛中落败,但也是当年的男双顶尖选手。决赛中,黄综翰、李传成胜利后从胸腔中喷薄而出的,几乎把球衣撑爆的怒吼声,让人动容;而落败的马列夫、陶菲克则极为颓然,特别是陶菲克丢的那一盘,让印尼队命悬一线。
黄综翰 陈重名/邹俊英但印尼毕竟老而弥坚,双打为王,纵然马来人陈邹钟李骁勇异常,但印尼人在两盘男双中一个空隙也没留;最后出场的叶诚万,碰上汤杯前连报名都踌躇许久,差点把名额让给哈菲兹、蔡其豪或赛鲁阿玛的罗斯林,结果显而易见:叶诚万把罗斯林轰得满地找牙,三局比分8:7、7:2、7:1。
当年印尼羽毛球协会雅加达分会秘书长维拉纳塔表示:叶诚万成为第三单打对印尼是有利的,这位老将不管遇到的对手是谁都有希望取得胜利,他的心理素质很好。
叶诚万叶诚万凭什么让人信任?他是经历过2000奥运会背着巨大期望,然后被吉新鹏困死,赛后泪洒新闻发布会,2001年重新奋起,连斩陶菲克、盖德等猛将,夺下世锦赛冠军的男人。悲喜起落和非凡技艺的铺垫,让他即使不在盛年,依然有足够资本为印尼人拿下关键一分,造就了印尼王朝的最后辉煌——从此之后,印尼队就再也没摸过汤姆斯杯了。
中国队上次夺得汤杯,已是1990年的旧事。汤杯之前,中国队在英国、韩国和日本三站赛事用同一批队员出征,但没人能持续稳定发挥:全英赛上陈宏取走了冠军,但随后便一头歪进了一轮游和伤病的泥淖;韩国公开赛林丹夺冠;日本公开赛,此前状态并不算好的夏煊泽闯入了决赛,却被李炫一击退。男双?三站均不入决赛。
夏煊泽 林丹 罗毅刚 鲍春来男单主力选手陈宏、夏煊泽、林丹、鲍春来、罗毅刚各有突出特点,实力均已不俗,但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年代,讨不着太多便宜;而男双虽然不忿地喊出“这次绝不拖后腿”,但以当时程瑞、王伟、张军、张尉、陈其遒等人的修为,把握依然不大——半决赛,陈其遒/张尉一度气势如虹,拿下两局,胜利在望;最终却被更为老练狠辣的钟腾福/李万华连扳三局,中国队也以1:3负于马来西亚,倒在了半决赛的关口。
张军/张尉最后补一句:印尼队教练纪明发在决赛后表示,他很看好中国队,因为中国队有很强的男单,而且选手们年纪都很小,还很有发展潜力;但是以目前状况,他不认为中国队会在近年内夺取汤杯,原因很简单,双打实力太差。
2004 印尼,雅加达
小组赛 5-0美国,5-0印尼,3-0日本
半决赛 3-0韩国
决赛 3-1丹麦
书接上文。中国队不断成长,而印尼则迅速没落。中国男单的成长确实符合纪老之预测:两年前仍显稚嫩的林丹、鲍春来迅速成长,在2004年坐稳头两号单打之位,并在印尼人的地盘上一路狂飙突进,攻无不克,为最后抢回冠军立下大功;而让纪老万万没想到的是,2004年的中国男双新锐蔡赟/傅海峰、桑洋/郑波,将他的预测和各种拦路虎——其中包括金东文/李东秀、埃里克森/伦加德这级别的顶尖选手,砍得七零八落。
桑洋/郑波 蔡赟/傅海峰“我们必须痛下决心,下功夫摘掉男双落后的帽子。”李永波在2002年汤杯失利后如是说。
“当其它四个项目都走到了世界冠军领奖台的时候,男双就显得落后了,这时候根据整个队伍的需要,又把我们的重点转移到男双上去,牺牲了部分男子单打的优秀运动员而让他们转向了双打去,比如说蔡赟,他就是非常优秀的单打选手,转向了双打,然后有了今年这样的成绩,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不到两年的时间,从一个单打运动员变成了双打的世界高手,但是为了男双今天的成绩,我们付出了很多的代价,我们也给了很多很多的特殊政策,使我们的男子双打组教练队伍是最多的,运动员的集训队伍也是最多的,集训时间是最长的,陪练的无名英雄是最多的,才衬托出这么两个双打。”李永波在2004年汤杯后如是说。
与韩国人专注双打,单打多是庸才相反,中国队单打素来强手林立、牛人辈出,双打的选材、配搭和训练则显得不那么严谨,大都选用单打挑剩下的,或者兼项的选手。在痛下决心振兴双打,资源配备齐全之后,各种积极因素合于一处,奇效顿生:蔡赟/傅海峰的横空出世,比想象中更为迅猛。羽球智慧和悟性极高的蔡赟配合世界最强扣将傅海峰,成就了完美的后攻前封阵型,双双在这场“由单改双,促进双打”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傅海峰在广东队由单改双,而蔡赟是在国家队;傅海峰性格沉静而蔡赟开朗,两个人看起来不像一路的——可有何关系?常胜组合葛菲顾俊在赛场之外也不默契,只要球风和技战术能完美地融于合于一处,就足够了。
最后别忘了,由单改双的不仅是风云,还有促成他们携手,然后不断点拨敲打的汤仙虎,一位沉潜低调,威望极高的老者。汤老早年以单打为主,名动江湖;执教时先带出了吉新鹏、夏煊泽等一批心智、思维和能力俱佳的单打名将,后临危受命转教男双组,把蔡赟/傅海峰捏合成了一段纵横世界十余年的传奇。加上前世青赛冠军组合,年纪轻轻就跟老球油子一般的桑洋和身健力雄扣杀狠的郑波,中国队在男双项目终于也有了跟任何对手叫板的底气,2004年的中国男团,也开始“有所图”了。
汤仙虎、李永波“少夸他们,多看比赛。”即便徒儿迅速让世界震惊,连战连捷,开始真正甩掉“男双积弱”的帽子,首功之臣汤老也只淡淡如是说。
男单方面,中国队同样收获颇丰。一路打得各路高手心惊胆战的林丹,迅速完成了从无名小卒到世界头号选手的蜕变,坐拥“超级丹”之名,佛挡杀佛,无可匹敌。李永波赞之曰:“他有天赋,在两方面他是世界上所有优秀男单选手里面最强的———他对对手球路的判断与控制,以及对自己战术意图的把握与运用,无人能及。”而鲍春来则撇下了上届汤杯脆败的包袱,在决赛艰难逆转乔纳森,证明了自己能打硬仗,再不是两年前那个软弱无当的少年。自此,定下了2004-2008年汤杯中国男单“林冲鲍辅”的基调。
林丹 鲍春来2004年汤杯是男队称霸世界的开端。它诞生了中国近十年来各种团体和单项大赛的关键人物:第一单打林丹,第一双打蔡赟/傅海峰。他们以超卓的技艺、强悍的意志力和稳定性,用不断的胜仗帮助中国队横扫各路高手长达十年之久,开疆扩土,完成霸业。到了2014年,三将才告迟暮:林丹退居三单,蔡赟最终落选,傅海峰身边变成了张楠,这是后话;2004-2014十年间,林丹和风云是中国男子羽毛球界的擎天之柱,取胜之匙,毫无疑问。
中国队重夺汤杯印尼人拖着病体走到了半决赛,这一次他们没有了叶诚万,添了年轻的索尼和桑托索;没有了西吉特和哈利姆,又召回了林培雷及徐永贤。单打的成熟经验、双打的显著优势均已消弭,无奈在半决赛被更均衡的丹麦人干掉。而丹麦在2004年达到了鼎盛期,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夺冠良机:单打盖德、乔纳森、皮特·拉斯姆森,双打帕斯克/拉斯姆森、埃里克森/伦加德,几乎都在他们能力、心智结合的最佳时期。复盘再看,第二双打埃里克森/伦加德比桑洋/郑波应是稍强半分,但在荣耀面前过于紧张,束手束脚,反被中国队两位无畏少年一顿乱棍打退——要不然,结局还很难说。
埃里克森/伦加德
2006 日本,东京/仙台
小组赛 5-0印度,5-0德国,3-0英格兰
半决赛 3-0印尼
决赛 3-0丹麦
到了2006年,世界诸强在赛前对汤杯还有念想:丹麦豪言再拼冠军,马来西亚表示加入争冠行列,印尼还在忙着放陶菲克“可能不参赛”的烟雾弹。大多数球迷应该很怀念这样的时代:至少有四个国家对冠军有所图,有六个或者更多的国家对取得好成绩有所期待,群雄割据,互有胜负,不轻言放弃。加上21分制刚刚实行不久,中国队夺下2004汤杯时也没有绝对优势,因此赛前局势仍不明朗。
但中国队从仙台一路打到东京,用一连串无可挑剔的强势表现,生生把这一届变成了汤杯列强争霸时代的终结战:中国队五场比赛全部均零封对手,一丝机会也不留。由此分水岭,划分出中国男团的新旧时代:过去不均衡、欠经验、少天赋,只能靠手上仅有的单打牌硬拼;现在兵强马壮无短板,年龄结构合理,不集体失常即可笑傲江湖。
中国军团横扫世界之势已不可阻挡。半决赛和决赛,他们给老对手印尼和丹麦送了两个鸭蛋,林丹、蔡赟/傅海峰、鲍春来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二双三单便都闲着了。这是让很多人觉得“汤杯冠军悬念怎么骤然变小了啊”的开端。一方面,自身变强:林鲍风云打头阵,对上同一顺位的任何选手都有优势;另一方面,对手式微:印尼正在新老交替,以及一如既往闹情绪;丹麦的老将们又集体老了两岁,第八次拼进决赛,第八次屈居亚军;一贯不太重视汤杯的韩国人还在悠哉地试阵;而马来西亚本有均衡的人马,可偏偏临阵折了黄综翰,元气大伤——要不是黄综翰伤退,恐怕便没有后来关明鸿把胜利拱手让出的遗憾了。
对手们撼动不了中国队的霸业,但相互间的死斗从未停歇,其中一场堪称经典:丹麦和马来西亚的半决赛,堪称惨烈之至。盖德鼓起余勇,拼下了当时的世界第一李宗伟,获胜后狂喜得跪地扬手,抢得首功;陈重名/古健杰和埃里克森/伦加德在第二局战到30:28,陈重名在比赛中面对对手一个出界球时,罕见地激动得双脚发抖,他带着古惑仔造型的古健杰成功攀越了丹麦高山;乔纳森三局苦斗,战得青筋爆出,拿下哈菲兹后怒目圆睁,跪地狂吼;老将钟腾福/李万华又拿下了当时还显得稚嫩的鲍伊/摩根森,再拖成平手;最后一盘,马来西亚人开始分外想念黄综翰——关明鸿并非庸才,但实在过于年轻,且性格柔和,面对决胜盘的沉重压力,他只能在败于佩尔森之后,与失落的马国人民一同遗憾泪流。
乔纳森 佩尔森球迷自然希望比赛都像2006年的马丹之战一般:每一场都是同等水平的较量,悬念能保持到最后一秒,有喷涌爽快的情绪,有最折磨人心的纠结,有最让人动容的胜负瞬间。但中国队显然已经在这届汤杯上打破了这个平衡,并无情地将优势一直延续了下去。
钟腾福/李万华 陈重名/古健杰最后说一事:李永波在看了韩国与印尼的小组赛之后,对韩国的男双选手并不看好:你们是外行,看他们打得挺热闹,觉得他们不错,其实从我们内行人看,他们的水平其实很一般;韩国的年轻男双像是以前练举重的,除了有劲,啥也没有,技术很糙。
他与纪明发一样预测失误了。两年后的雅加达,韩国人郑在成/李龙大凭借强大的攻守能力,为风云制造出“一点都不比想象中少”的麻烦,重振其双打大国的威名。
2008 印尼,雅加达
小组赛 5-0尼日利亚,5-0加拿大
1/4决赛 3-0泰国
半决赛 3-2马来西亚
决赛 3-1韩国
打到这一年,“汤杯谁夺冠”的悬念理论上虽然还在,但已不是个好话题,“林丹何时败”才是。恰好这时,一袭黑衣的李宗伟带领马来西亚队刺斜里杀出,给中国队和已经习惯了“林丹难求一败”观念的人提了个醒——竞技场上,稍有疏失便能招致失利;实际上,若无汤杯一败的警醒和鞭策,可能就没有林丹在北京奥运上全程精力集中、风驰电掣的表演,也不会有京奥决赛将李宗伟杀得左支右绌的场景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林丹 李宗伟李宗伟在这场比赛中展示了其强韧意志、充沛体能和足以压制住林丹的速度,攻防都几无漏洞,抢先变速果决而锐利。这一战,也奠定了他取代陶菲克,开始成为林丹头号对手的地位;随后风云击败钻石——这一分极其关键,钻石当时并未堕落,战斗力很高;倘若风云落败,中国队只怕要丢掉这场比赛。但自从林丹、风云一同担纲一单一双以来,他们从未同时失守。第三、四盘,鲍春来击败老去的黄综翰,谢中博/郭振东则不敌更灵活快速的塔扎里/拉蒂夫。
最后的关键一役,小将陈金顶住了巨大压力,以及腰部的剧痛——面对身材已经浮肿、目中无神的哈菲兹,正常状态下的陈金应能取胜;但首局12分之后,陈金就扶着腰退到了场边——“当时都想直接退赛了”,陈金扭曲的表情、几乎直不起来的腰身和教练组焦虑的神情仍历历在目。但陈金要求坚持作赛,顶着伤痛直落两局拿下对手,用自己的强悍意志延续了国羽王朝的辉煌。
陈金其余对手并无大动作。东道主印尼队折腾了许久,最后选择了索尼打头阵、陶菲克次之的“奇阵”,可收效有限,最后竟落得被泰国队欺负的下场:索尼败于波萨那之手,陶菲克更是爆冷不敌当时冲劲十足的塔农萨克;丹麦队几乎还是上届出征的同一批人,已经不年轻的他们又集体老了两岁,自此便不再提“我们要夺冠”之事;韩国人单打依旧没有新意,但一双李龙大/郑在成开始引起世界的关注,跻身最强男双之列。他们在对阵印尼和中国队时,把后来北京奥运会的冠亚军马基斯/亨德拉,蔡赟/傅海峰都痛快地斩于马下,从而成为了奥运最大热门之一;但丹麦老世界冠军帕斯克/拉斯姆森可没那么容易敷衍,首轮反把成龙送出局——这也是后话了。
最后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灾难正发生在汤杯前夕,川将谢中博面对家乡灾情,悲痛难抑,感同身受。他在决赛前立下必胜军令状,与老搭档郭振东一同豁尽力量进攻,击败了当年的全英亚军李在珍/黄智万,为国羽拿下夺冠的一分。赛后谢中博哽咽说出“我只想着一定要沉住气,死也要拿下这一分”。他言出必行、拼尽全力、逆流而上的气概,成为了王朝构筑过程中一股值得铭记的、抚慰悲痛的精神。
郭振东/谢中博
2010 马来西亚,吉隆坡
小组赛 5-0秘鲁 ,4-1韩国
1/4决赛 3-0韩国
半决赛 3-0马来西亚
决赛 3-0印尼
2010年,中国队多了谌龙、徐晨、柴飙、张楠四位新人,队伍平均年龄进一步降低,但此四子都还未能挑起大梁,以观摩为主;鲍春来则让位陈金,退到第三单打压阵。
冠军归属依旧悬念不大。决赛中,林丹和陶菲克再一次相逢。但和2005-07年间不同,现在的他们显然已经不在一个层次,而决赛之前,李宗伟、朴成焕(由于奇葩赛制,林丹连续打了朴两次)也阻挡不了林丹的脚步;蔡赟/傅海峰也在和马基斯/亨德拉的第一男双对决中取胜。背水一战的桑托索褪去了04年的青涩,战斗力高了不少;但过于规矩的他,自然也抵挡不了陈金长时间、高质量、多样化的折磨,败下阵来。
林丹,陶菲克不知是媒体推波助澜,还是李宗伟一时忘形,他在本土的言论明显比平时不客气:在与林丹赛前表示:“中国队是夺冠的大热门,但就算中国能够卫冕成功我也希望他们不是那么轻松地把汤杯带走!我把林丹视为自己的最大对手,但我至今在大马没有输过给林丹,在过去的马来西亚公开赛上我都击败他,这次我也肯定有信心能取胜。”;在谈到李永波抱怨适应性训练时间太短时,又显露出诡异的自得:“他真的这样说吗?看到他不开心,我挺开心的,开玩笑啦。不能讲我们狡猾,这是我们要利用的主场优势。”两年前的成功狙击经验、从未在主场落败的自我暗示,让本来低调得体的李宗伟少有地张扬。
但,也仅此一次。最后的结果如何?
关于这次林李对决过程,李永波赛前退了一步说:两人都很强,林丹即使落败也能接受;前天才球员,现解说大师赵剑华解说完全场比赛后表示“这是外星人与地球人的对决”。结果,次局的21比8,生生撕碎了马来人的期望,而且林丹在获胜后当着全场的马来西亚观众跳了一段机械舞——犀利的言语,就用犀利的行动和姿态反击。
李宗伟 林丹提及林丹对李宗伟的经典胜仗,我们总能记起两届奥运会(08、12)和两届世锦赛(11、13),但2012年这场打破“主场不败”诡异定律的比赛也值得一书。它再次证明了球场“实力说话”的本质,也把马来人打到开始反思“宗伟的后来人到底在哪里?”另外,古健杰/陈文宏拼速度不成,试图以慢搏快冲击蔡赟/傅海峰,也不成功;最后牙缺爪钝的虎王黄综翰碰上当年世锦赛冠军陈金,更是无力回天。
对手们依然不思进取,新锐也还未冒尖。马来西亚在1/4决赛又碰上了老冤家丹麦,且继续打满五盘,这回倒是大马人领先半个身位。巧的是,如果2006年黄综翰没受伤,当时就应该是哈菲兹打佩尔森——这场迟到的对决晚了两年,马来人一雪前耻,哈菲兹为他们扳回一城;印尼人打到决赛,也是借着瘦死骆驼的一副大皮囊,两大球棍诺瓦/阿尔文罕见联手,取下半决赛关键一分,同时也是钻了日本队经验不足的空子——再下一届,只怕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基多/亨德拉
2012 中国 武汉
小组赛 5-0英格兰 ,5-0印尼
1/4决赛 3-0马来西亚
半决赛 3-0日本
决赛 3-0韩国
这一年,只有中日韩在办正事,出新人,闪耀让人惊艳的星光。其余诸强,几近消沉。中国队在2004-12年夺得的汤杯五连冠,和印尼的五连冠不可同日而语。不加约束和加工的天才、灵感和热情固然好看,但若论实效,终究会败给强大后勤,顶级科研,非人苦练和百里挑一。当代竞技体育已经越发“功利”,瑕瑜互见;但如果你想看到冠军,就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坚实基础。天才若不能悉心栽培,无伯乐指点,无利器傍身,无持续激励,便废了——我说的正是这届汤杯上的姆巴卡,还有印尼队散乱的精气神,以及远去的、模糊的羽球王国荣耀。
蔡赟 蔡赟/傅海峰印尼人对男团的信心在这一年彻底坍塌。日本男队继上届之后再次杀来挑战,结局逆转。2010年,陶菲克凭自己的控球本事,给自己的影子田儿贤一上了一课;2012年,老陶力不从心,田儿贤一反胜之。加上姆巴卡对上田拓马、马基斯/亨德拉对桥本博且/平田典靖两场脆败,一个团结、精锐、上进、持续突破的队伍必然推翻一个没落、倦怠、无欲无求、各自为战的王朝。正是本届汤杯的惨败,才促使印尼人在2013年苏迪曼杯以更好的姿态卷土重来——这是后话,不提;但世界羽坛太需要这样的刺激,否则缺乏进步,未来堪忧。
上田拓马,姆巴卡中韩决赛后,李永波除了例牌对中国队表示满意和指出不足之外,少见地盛赞一个他国新人:“金沙朗今天打得非常好,他以后会成为优秀的运动员。”我信李总的眼光,也信我在亚锦赛和汤杯看到的一切。
金沙朗/李龙大郑大叔休战,金沙朗与李龙大首次携手出击。组合风格与成龙自是迥异,效果也不及原配,但打出了精彩的比赛:金沙朗和李龙大都擅网前压制,偶尔会两个人都堆过去抢网,争着球打是家常便饭。固定搭配貌似机会不大——除非郑大叔奥运后急流勇退,龙大找不到更合拍的搭档。即使不算默契,也用打出漂亮的快速衔接,力克拉斯姆森/尼尔森的悍将组合;然后坚持双抢双压,把风云逼到险处,可见金龙组合二人单兵作战能力之强,领会之快,也明白了韩国教练“随意拉两个队员都可以配双打”的底气。
李龙大不过韩国人的单打就没那么乐观。李炫一几进几出,抵抗中国队抵抗到心灰意冷,被林丹杀得七荤八素,辗转后回来后还发现:咦,哥还是第一单呐……咦,原来哥还能打赢几个国家的第一单呐……原来林丹还是那么难搞啊。至于孙完虎和李东根,更是来日方长。
李炫一至于马来西亚对在2012汤杯的记忆,就只剩下李宗伟崴脚伤退的悲情,以及钻石鼓起余勇拼命,仍被风云死死压制的无奈;丹麦呢?所有的遗憾和无力,都浓缩于老将拉斯姆森干涩混浊的眼神,拉碴的须发,微秃的头顶,暴突的青筋和圆挺的肚子里了。纵然拉斯姆森再敬业、聪明和经验丰富,也挡不住岁月的侵蚀。大家都知道35岁的盖德打完这次汤杯便不得不告别,但为最后的荣誉拼尽全力,时年已36岁的拉斯姆森又何尝不是?丹麦黄金一代仅存将士的最后一搏,也就永远地留在2012年炎热的武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