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百味读书志读书
《一个人的村庄》の哲学思考

《一个人的村庄》の哲学思考

作者: 叫我小小文吧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15:19 被阅读12次

    “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


    初读这本书,只知文章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但对书中所蕴含的哲理却不是很懂。等到自己长大一点,经历过一些事后,再读此书,便感觉在这些文字的平静下掩藏着不着痕迹的悲伤

    -Part 01-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如何来描述自然界的生命才更贴切,而此书作者笔下对风风雨雨、一花一草、一鸟一虫……这些描写真的很普通却又很特别。说它普通,是因为他的描写很直白,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积;说它特别,那是因为他的每个句子都引人共鸣,发人省醒。

    特别喜欢书中对家畜的描写:“社会变革跟它们没一点关系,它们不参与,不打算改变自己。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自私时,它们还是原先那副憨厚样子,甚至拒绝进化。它们是一群古老的东西,身体和心灵都停留在远古。当人们抛弃一切进入现代,它们默默无闻伴前随后,保持着最质朴的品质。”作者虽然生活在黄沙梁村,但并不讳言村庄生活中的阴暗与欲望。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颗种子,一颗叫善良,另一颗叫邪恶。当利益熏人的环境渐渐唤醒那颗名叫邪恶的种子,而你也沾沾自喜地感受着这颗种子带给你与以往不同的喜悦时,这颗种子便开始发芽,逐渐植入你的思想,支配你的言行。而你,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生活依“旧”,在进牢狱的那一刻才后悔。

    人的看不到底的欲望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就好比原本修“佛”的人却成了“魔”。因此,学会拒绝各种诱惑很重要。

    现代社会,多少人将“利益至上”作为自己做事的准则?金钱、权力、地位……在追逐这些东西的过程中,往往大多数人都深陷沼泽,人的良知、纯真被远远抛在后面,乃至消失不见,甚至走上了不归之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成了教科书上的过眼黑字。人真的很聪明很自私,而动物,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们依旧保持最初的样子。面对它们,我们会觉得惭愧,在一定程度上,也真就是“连狗都不如了”。

    冯塔纳说“幸福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实际的方面,就是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知足常乐”,这种哲学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老子》也强调“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可人就是这么不知足、不珍惜。

    本书中写到:“如果我能活六十岁的话,我用三十年时间往前走,再用剩下的三十年往回走,这样一辈子刚好够用。”

    这句话很值得回味,这种“刚刚好”的哲学适合每天忙碌却不知忙什么的年轻人。因为一些年人们一窝蜂朝某个地方飞奔,你远远地落在后面,像是被遗弃。另一些岁月人们回过头,朝相反的方向奔跑,你仍旧慢慢悠悠,远远地走在他们前头。

    -Part02-


    书的最后部分以“家园荒芜”为题,村落依稀,人事已非,草木背井离乡,故土荒凉。这不禁让人反思:工业化、城市化究竟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什么?

    特别怀念小时候的生活,那时候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朴实,邻居相处和睦。我可以笑呵呵地从邻居家跑到对面的邻居家,我可以和伙伴们肆无忌惮地玩耍,巷子里里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我很庆幸,老村给了我一个可以回味的童年。

    而现在,随着一座座高楼的拔地而起,一道道心墙也驻扎在了人们的心里。隔壁邻居、楼上楼下,每月换着崭新的面孔。一开始可能不习惯,但人有一种“免疫”,次数多了,似乎也适应了。

    这让我想起另一本书中的一段话:“所有的人们正朝一个叫未来的地方奔跑,跑在最前面的是繁华都市,紧随其后的是大小城镇,再后面是稀稀拉拉的村庄。” 

    作者通过塑造书中的“我”始终以一个闲散的游荡者、村落生活的旁观者的角色,表达了对城市化进程的无为、无奈、担忧的复杂情绪。在如今这个城市化与工业化一往无前的时代,作者的乡村就是这滚滚洪流中的微小孤岛,守候着这种罕见的、空白而清醒的坚持。

    -Part03-


    “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在如今错综复杂的社会,如何不让自己的心地荒芜?如何守住自己的本心?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个看清了一生事业的人,总是在笼罩众人的黑暗中单独地开始了行动。所以,心地不会长杂草;“人生就像一场选美,成功的只是少数人。”所以,要努力,更要坚持。

    对我自己说:在大学这个复杂的人生阶段,守住自己的本真,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另外记得,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的村庄》の哲学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lo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