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困难的时候,会倒逼自己的输入。最近写打卡文和分享稿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困难。
说明一个问题,践行少了,输入少了,没有心得,没有感悟,能写的内容少之又少。
有机会还是要多写,抓住这个机会写就可以了。古人创作是多么的困难,一个字,一个字的刻写出来。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创作是多么的方便,手机,电脑打字是多么的快。更强大的是现在的语音写作,可以用语音来创作,半小时可以输出几千上万字。
不管写得多烂,还是得写,不能放弃,要坚持。将脑海中所思所想全部写下来,新的思维会涌现。当我们考虑更多维度的内容,思维的促进也是越发明显。大脑不会因为写得多而空白了,相反,写得越多,思维越灵泛。
说实话,最近这几次的模块打卡,进行的挺煎熬的,因为写不出很好的内容,所以就想放弃。心里一直出现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放弃吧,写的这么烂,没用的”。另一个声音是“我真的要放弃?我真的比别人差?我放弃了,能原谅自己?”
大脑当中的两个小精灵,不停的争吵,不停的斗争。这两个小精灵,最近经常出现在我的大脑当中。当然,今天也不例外,我多次想去问瘦高高排长:“是不是可以不写?”最后,我还是没问,我打开了石墨文档,默默的写了起来。写的时候,内心还是很平静的。
我告诉自己不管自己写的好不好,有没有意义。我得先写出来再说,我要写。不写,就结束了,没有希望了。这次写的很烂,我就写10次,100次,1000次,绝对不能放弃1次。
我把这件事做了之后,再来讨论它的意义或许会更好。阅读和写作是成长最基本的两个方式。假设你在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方面做到了极限的话,变得有思想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读《共赢》这本书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牧师生涯的早期,我领导别人时总是不停的问自己:“这些人能帮我什么?”我想利用别人来帮我达到目标。
几年后我才认识到所有的做法都是适得其反,我应该始终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帮助他们?”
后来,我做到这一点,不仅助了他们一臂之力,自身也很受益。
我明白了作家兼管理专家威廉.B吉文所说的:“当你自私地只盯住自己的利益时,只有你一个人努力。当你帮助一打人解决问题时,就有一打人和你一起努力。”
看了这本书之后,从心底里更加认可“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已”。
学以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要抓住关键核心的东西,思考怎么用。
安静分享的知识课程:听了李赛男老师的分享。
20190520心得:
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以致用是关键。
买书不读,买衣服不穿,买知识付费不看的人,买了并不等于拥有了。购买虽然解决了大家的焦虑,这是最容易达成的。然而,高手是买了,开始学习,开始行动,开始成长。
其实高手和我们相差的并不是特别多,没有比我们优秀厉害,或者成功太多,他们只是执行的比我们更强,认知比我们更早行,行动力比我们更快。
告诫自己,不管有多忙或者多认真学习。做的事和学习的内容,抓住的东西千万不要让自己去超过3个点。
为什么不要去超过这3个点:
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做得好很多事情
这样能每天坚持
和人的大脑构造有关
抓了很多重点其实,就是没有重点
记录积累这些心得,可能以后就是自己的开课内容。
猫叔的课真的课需要反反复复的去听,文字看着浅显易懂,做起来真的很难。每次猫叔都叫人一定要去做,做到了一点就真的赚大了。
让人赚大法则: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靠近你有利,别人才会更愿意靠近你。靠近你无利,那别人怎么会愿意靠近你呢。
向上学,向下帮:
长期坚持向上学,你的进步速度会很快,你的升级迭代速度会更快,自己的圈子会越来越有帮自己站台的人。
超级用户原则:
让别人成为自己的超级用户,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超级用户。
安全法则:
安全是人最根本的需求之一,做一个人畜无害的人。让别人值得信任的人。
少自己、多别人法则:
要有用户思维,多了解,听用户想要什么,提供用户需要的。
付费社交:
想让自己进步更快,想通过社交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你就想办法去付费,去约见牛人;通过付费去见这些人,去结交这些人,这是非常快也是非常简单的方式。
抢占心智:
让别人觉得自己和他人不同。
长期分享:
挑选一个值得交往的人,然后隔一段时间去给他们分享一些不错的内容。
写感谢信:
多渠道,多方式的去感谢帮助过我们的人。
你是一个能帮到别人的人:
要不断让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愿意帮助别人且能够帮助别人变得更好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