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长安月下与君逢》,想起了庄子送葬的故事。
庄子送葬时经过惠子的坟墓,对他的随从说:从前有一个郢都人,鼻子上不小心沾到白灰,这点白灰又薄又小,他让石匠帮他削掉,只见那石匠运斤成风,挥起斧头呼呼作响,一会就把那一点点污渍从鼻子上除去,而鼻子安然无恙,值得敬佩的是郢都人居然面不改色。君王听说后让石匠再做一遍。可石匠却说,那个信任他的人已不在了。庄子用这个故事形容自己和惠子的友谊。
高山流水觅知音,世上难得的就是知音了。
作家吉祥止止在《长安月下与君逢》这本书中,从友情的角度解读了诗人之间诗情。
白居易与元稹,死生契阔三十载。两人一同登拔萃科,一同任秘书省任校书郎,一起校勘宫中典籍。他们曾有七年的时间,紧紧相随在一起,七年之后,两人在官场的漩涡中经历了生死与离别。白居易长元稹十岁,他看透俗世,想离开名利场,但元稹并没有这种打算。可惜元稹在巡视水灾时因病暴亡,听此消息,白居易泪流满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业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初听这首诗,为天下能有“沧海难为水”的爱情而感慨万分,读了此书,才知道“半缘修道半缘君”是缘于元稹挂念的诗人白居易。
王维与裴迪,归于殊途念于心。辋川,有“风景日夕佳”的美景,有“空山不见人”的宁静,还有“辋水去悠悠”的悠远绵长,可都不及你一身白衣,穿过荷花池,笑意盈盈地走来……这是两个人友谊开始的地方。彼时,王维已不是身负重任的臣子,只是静默守候辋川的隐者。而裴迪有一腔功名心,俩人心境不同,体味的人生自然不同,两人在诗情中终归于殊途。当王维重新被启用时,曾经的白衣少年,却从此了无痕。
书中除了写几对诗人的友谊外,作者还对诗词进行了解析,优美的文笔令人惊叹。对读者熟悉的《鹿柴》,作者如是说:“在鹿柴的空山中,往日都是一片不见人影的空寂。现在王维耳边传来裴秀才在林中的呼唤声,看见夕阳照进森林,光影浮动在寂寞湿润的青苔上——”
读这样的句子,鹿柴中的景象已印在脑海中,仿佛你置身于空旷的树林里,满目苍翠,忽听一声呼唤,惊醒了新鲜的青苔之上。
翻开这本书,正如书中后记所说:“打开这本书,也就是打开了大唐苍穹的星汉灿烂;打开了唐代文人的命运与秘辛;打开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与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