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大之后,数据的存储与传播肯定是一个瓶颈问题。按照30兆的容量限制,每年就会产生1.5T左右的数据,这对于普通人级别的节点来说是很难承受的,无疑是提高了门槛,难以让人人都参与,可能会有违完全去中心化的理念。
但是个人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后节点的维护完全可以越来越专业化,留给全球各地有一定实力的专业机构去做(个人如果肯花费精力和资源的话应该也可以做到),普通用户只需采用轻量级钱包就行。
这种看似阉割版的“完全去中心化”,节点的数量也仍相当可观,这种程度的去中心化仍远优于现有的银行系统,可保证完全安全,且更为专业高效。
总的来说,差别不大,风险极低且更加专业化,一般小白用户完全没有意愿和能力去感知这些技术层面的事,只需要交给他们一个轻量级的足够保证安全和便捷的钱包就够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和机构去处理。这样比特币整个系统的普及与发展可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因此,BCC所走的路完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它给了我们另一种关于比特币发展可能的思路补充,不应对它抱有偏见。个人感觉,如果能够对难度调整机制作出可行的改变和调整,它
的前途还是很看好。
而隔离见证与闪电网络所描述的美好技术愿景自是让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但它的实际可操作性却仍存疑,且这是一种新的捆绑式科技叠加,增加了整个系统的技术度臃肿,对于它的普及来说并非是件好事,而且以后还有可能在这个新路上生发出新的问题。而且个人感觉更为关键的是,这会极大的挫伤矿工挖矿(记账)的积极性。这会导致没有人愿意去记账,毕竟吃力不讨好,如这个设想成立,这反而是比特币系统一个足以影响其生死存亡的隐患。而扩大区块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挖矿记账更加积极,更为专业和高效,对整个系统来说是一个长久的好处。
简言之,区块大小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交给市场来决定,市场会给我们适合它发展的最优选择。如总想着提前通过技术设计来解决诸后的种种问题(并非否认提前技术设计的优势,但不可矫枉过正),反而会导致比特币系统发展犹犹豫豫,迟滞不前,这几年的发展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时刻谨记,市场才是决定技术走向的关键因素,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https://img.haomeiwen.com/i3419169/7a23ca7043c5644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