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推荐:郁达夫《故都的秋》

今日推荐:郁达夫《故都的秋》

作者: Oldprof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08:46 被阅读0次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相关文章

  • 今日推荐:郁达夫《故都的秋》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

  • 2019-02-16

    慕 秋 ——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有感 ...

  • 萧瑟中的希望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梁衡的《冬日香山》对比阅读 在读《故都的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段郁达夫的生活经历。他与...

  •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

  •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

  •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

  • 故都的秋~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

  • 郁达夫:故都的秋

    文章转自百味书坊微信号,作者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 故都的秋 郁达夫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 北京,身边的秋色

    (北海公园琼华岛) (日坛) (红螺寺)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说:“故都的秋最美,这里的天气不冷不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推荐:郁达夫《故都的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rj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