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这股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神秘力量,有时像春风拂面,有时又如暴风骤雨。我们的孩子,这些小小的情绪探索者,他们正处于情绪认知与管理的初级阶段,他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情绪的挑战呢?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是孩子人生舞台上的首批观众,更是他们情感成长道路上的引航人。在此,我们共同探寻情绪管理训练的核心价值及其策略,旨在成为孩子情感旅程中最为稳固的灯塔。
身为父母,我们深知情绪管理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更是他们未来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关键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与孩子携手并进,一同走进这情感的交响乐章,引导他们学会识别、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
那么,父母该如何去做呢?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作者约翰·戈特曼 琼·德克莱尔给我们提供了5个情绪管理训练的关键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觉察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如同晴雨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传递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你发觉孩子伤心、生气或害怕时,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他们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世界。这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尤其是当你自认为生活阅历更丰富时。
比如,你知道宠物死了,悲伤会被时间冲淡。然而,对一个第一次经历这种情绪的孩子来说,他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打击要比你更强烈。当然,你的生活阅历无法凭空消失,但要时刻记得:孩子是以一个更单纯、更脆弱、更缺少经验的个体在面对生活。
当你觉得自己的心在向孩子靠拢,觉得自己能体会孩子的感受时,你就是在共情,而这正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如果你能体会孩子的情绪——尽管有时这样做的感觉并不好受,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建立信任、提供指导的好机会。
正如心理学家所言:“理解始于观察。”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成为孩子情绪的敏锐观察者,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捕捉情绪的微妙变化。
第二,把握教育机会。
情绪波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契机。父母应该善于把握这些机会,引导孩子学会面对和处理情绪。
当孩子生气时,我们无需把这当作是对父母权威的一种挑战;当孩子恐惧时,也不用担心自己作为家长是不是不称职;当孩子伤心时,更不用把这个当成是一件必须尽快处理的棘手问题。
一位情绪管理训练型父亲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在伤心、生气或害怕时,也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现在,这个观点需要再次重申。如果你能在孩子悲伤时给他安慰,你就会觉得自己是称职的父母。认同孩子的情绪时,我们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这种安慰自己的能力将让他受益一生。
很多家长都尽力避免面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以为它会自然消失,但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与之相反,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标注自己的情绪、感到自己被人理解时,消极情绪才会逐渐消融。因此,当出现细微的消极情绪时,我们应该积极应对,避免让它升级为一场家庭危机。
当5岁的孩子对看牙医这件事感到紧张时,你最好对这种“恐惧”情绪进行管理,而不要等他坐到口腔诊室座椅上大哭大闹时才开始有所行动;如果12岁的儿子妒火中烧,因为最好的朋友得到了他在棒球队渴望已久的位置,你最好帮助他把这种情绪说出来,而不要等下周两个孩子见面时让这种情绪升温、沸腾。
在细微的情绪出现时,就处理它,而不是等到它进一步升级,这样能帮助我们在无需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练习倾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的玩具坏了时,当他受了一点点皮外伤时,如果你能表现出兴趣和关心,你就在为彼此间的关系加分。你的孩子将知道,你是他的盟友,并将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此一来,当危机发生的时候,你们已经做好了并肩应对的准备。
第三,倾听与认可。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而认可是孩子情绪表达的动力。当孩子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倾听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能够感同身受的听众懂得用眼睛去观察孩子行为,捕捉他们情绪发出的信号;懂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他们所处的情形;懂得用安慰性的话语、不带任何批评地去回应自己听到的一切;懂得帮助孩子标注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孩子体会到的一切。
如何才能和孩子保持在同一个情绪频道上进行交流呢?这就要求你关注孩子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势。不用说,你一定见过孩子皱起的眉头、僵硬的下巴和不安的双脚,那你清楚这些身体语言在告诉你孩子有怎样的感受吗?同时,你要知道孩子也能读懂你的身体语言。
如果你是想放松、专注地和孩子交流,那你就要有相应的姿态。和他眼睛平齐,深呼吸,放松,专注。你对他的专注将让孩子觉得,你很把他的想法当回事,并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家长可以通过“映射法”来回应孩子,即重复听到的话语,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能让孩子知道,你在很认真地倾听,并且认可他的情绪。
第四,教授情绪表达。
情绪表达是情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通过攻击或逃避的方式。
在孩子感受情绪时,帮他们为情绪贴上标签。如“紧张”“担心”“伤心”“生气”“害怕”。这些词语帮助孩子把含混不清,令人害怕、不适的感觉变成了有界限、可以被定义的事物,并逐渐认识到,它们的存在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经历愤怒、伤心和害怕等情绪,并完全能够独自应对。
为情绪贴上标签这个环节离不开“共情”。当看到孩子眼睛里充满泪水时,父母问道:“你感到很伤心,对吗?”如此一来,这个孩子不仅理解了自己的情绪,并且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这种强烈的情绪。
研究表明,为情绪贴标签这一行为对神经系统有安抚作用,能帮孩子更快地从不愉快的情形中平复。尽管我们并不清楚这种安抚作用是如何发生的,但我的理论是,在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情绪时,需要调动掌控语言和逻辑思维的左脑,因而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恢复平静。
所以,我建议父母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正在经历的感受。这并不是让你们教孩子如何感受,而仅仅是帮他们建立自己关于情绪表达的词汇库。
孩子越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情商的促进作用就越好,所以这就要看你能否帮孩子一语中的了。当他生气时,他可能同时会感到沮丧、愤怒、困惑、嫉妒,或者被人背叛。当他伤心时,他可能还会有受伤、嫉妒、空虚、郁闷,或者被忽略的感觉。
家长们要常记于心的是,情绪有时会以复合形式出现,而这对孩子来说,解读起来更加困难。
一个孩子在去露营之前,既会为自己的独立感到骄傲,又会担心自己可能会想家。“每个人对这件事都很期待,我却这么焦虑,”孩子可能会这样想,“我到底怎么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多重情绪,并告诉他,同时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情绪是完全正常的。
第五,划定界限,解决问题。情绪需要被理解和接纳,但行为需要受到规范和引导。父母应该为孩子设定明确的情绪表达界限,并引导他们用合适的方式处理问题。
对幼小的孩子而言,解决问题往往是从为正确行为和不良行为划定界限开始的。比如,一个孩子感到沮丧,用不好的行为来表达这种消极情绪,如动手打自己的伙伴、弄坏玩具,甚至骂人。对这种行为产生的背后的情绪,父母要认同,并帮孩子为它贴上标签,而在这样做的基础上,父母要让孩子理解有些行为是不正当的,也是不被接受的。接下来,父母要指引孩子想出其他更合适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消极情绪。
“你很生气,因为丹尼把你的游戏机抢走了,”父母可以这样说,“如果换作是我,我也会很生气,但你动手打他就不对了。想想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妹妹比你先抢到汽车前排的座位,所以你心里很嫉妒,有这样的感觉完全没问题,但张口骂她可就不对了。你能想出应对这种情绪的其他方法吗?”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绪并没问题,出问题的是他们错误的行为。对家长来说,理解这一点很重要。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愿望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因此,父母的任务是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而非意愿。
父母应该明白,让孩子改变对某种情形的感受并非易事。孩子的悲伤、恐惧和愤怒等情绪不会因为家长说了句“别哭了”或“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
如果我们告诉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他就会对自己真正感受到的情绪产生怀疑,而这种情形最容易造成自我怀疑,甚至让孩子丧失自尊心。
相反,如果我们告诉孩子,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表达这些情绪的方式却是多样的,这样一来,他的自尊心就会完好无损。同时,他还将明白,大人理解自己,和自己站在一边,并将帮自己从裹挟着他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父母应该允许的呢?父母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为孩子设定界限。
比如,家长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件干净的上衣穿在孩子身上,那它很快就会脏掉;孩子正常的活动方式是跑,而不是走;树是用来爬的;镜子是用来做鬼脸的。”接纳这些行为,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增强孩子表达情绪和想法的能力”。
而过度纵容就是另一码事了,它意味着接受一些不好的行为,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家长应该避免纵容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增加焦虑,增加孩子对特权的要求,而这些特权又是家长不能同意的”。
情绪管理不仅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更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五个关键步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成为更加自信、独立和成熟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不断学习和成长,与孩子共同探索情绪世界的奥秘。
情绪管理,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终身学习的课程。在这段共同的旅程中,我们不仅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人生。
那么,亲爱的家长们,你们是否已经准备好,携手孩子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情绪世界?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如何成为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又是如何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引路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