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自然科学家,七八十岁了,依然在学术前沿潜心研究,令人钦佩!
如果是女性教练员,五六十岁了,依然在国家队担任主教练或运动员,令人钦佩!
如果是航天员,五六十岁了,依然能够飞天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令人钦佩!
之所以令人钦佩,主要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超越了世俗的、普遍的、公认的年龄界限。比如,从事自然科学研究,那些如诺贝尔奖、玻尔国际金质奖、德勒夫—达母里—博拉尔博士奖、菲尔茨奖等世界级奖项中,获奖项目基本上是学者在比较年轻的时候所开展的研究成果。因此,在上了岁数后仍然醉心于国际前沿研究,就非比寻常了。
咱们中国的航天员中,就有几位矢志不渝、老而弥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比如2021年第三次飞天的聂海胜,当时57岁;2021年第二次飞天的翟志刚,当时55岁。这次在2022年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的费俊龙在第二次飞天时也是57岁,而首次飞天的邓清明也有56岁。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点火起飞,11月30日7时33分,三名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正式进入空间站,开启了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其中,费俊龙是2005年10月与聂海胜一同飞天,17年过去了,再圆飞天梦。至于邓清明,为了这一刻,今年56岁的他等了近25年。
迄今为止,我国共选拔了三批航天员,其中1997年第一批选定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邓清明,共14人。随着第二批选拔的部分航天员已经飞天,第一批航天员中如聂海胜、景海鹏等已经有三次飞天经历,而有5人到了退役也没有能够真正进入太空,一方面说明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说明竞争非常激烈。
17年的等待,费俊龙的儿子由其父第一次飞天时的13岁的“小屁孩”到现在第二次飞天时已经是而立之年的大小伙子。
25年的等待,在一般人那里,或许就是从风华正茂走向了“油腻大叔”,而邓清明却是从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辉煌走向了另一个更加辉煌的高峰。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次次参加选拔,却一次次留下遗憾,甚至有几次是无限接近却与机遇失之交臂。事实上,他的同一批战友中就有近三分之一始终没有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而离开了这个岗位,但邓清明坚守——长期的坚持与坚守——终于在56岁时迎来了圆梦的这一天,并且使他成为中国航天员中首次飞天时年龄最大的航天员。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时刻做好准备,随时听候召唤。邓清明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等到了飞天“入场券”,费俊龙也实现了二度飞天的梦想。坚持的背后是坚韧,这种异乎寻常的意志力本身就足以令人动容,而与坚持息息相关的身心训练、知识储备、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付出也非常人可以企及,还有那种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也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尽管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宇航员是1998年10月29日进入太空已经77岁零103天的小约翰·格伦,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入或重返太空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这是自然规律。年龄的增大,心智的成熟度固然会提升,但身体机能相比年富力强的时候就不一定了。从这个角度看,这些五十多岁甚至接近花甲之年的“老同志”还能够遨游太空并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复杂任务,就显得非常了不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