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好友三四,相约吃虾。
作为一个正宗的北方人,食虾历史可用手计。要不是身边有了一个心心念虾的伙伴,我绝不会主动吃虾。
一来,没种下嗜虾的瘾
对于家里掌勺的,拿手的好菜,只能是最熟悉的食材。对于稍贵的虾,一般是过年过节才上桌,平时很少有机会练习,所以家里做的虾总遭冷遇。幼时第一次吃虾,用之认为最香喷的烹饪手法——油煎。食之,没有金灿外表给我的那种想象的美味,嘴最馋的时候没能爱上虾。
二来,食虾太麻烦
读书那会,看一档综艺节目,林心如说她要嫁给一个为他剥虾皮的男人。我甚是同感,食虾可止剥虾皮,去虾线也很烦啊。何况,一个学生物的还特别认真的告诉我,虾背上的虾线是虾未排泄完的废物。粗线条如我,也不能不对虾有一丢膈应,即便今天饭店会把虾线清理的干干净净。
但是,作为一个有讲究的素食主义者(在我的概念里,猪肉是荤、水产是素)本着多吃水产、少吃荤的理念,我决定好好吃顿虾。
怎么让吃虾变得有格调,昔日苏子美汉书下酒,今儿我来个虾史下菜。
一、生物演化中的学霸
如果简单了解一下生物演化史,你会发现虾是当之无愧的演化学霸。在人类诞生前,我们的地球至少遭遇了包括冰冻、洪水、小行星撞击等五次毁灭性灾难,多少生命被埋到地下,包括最强大的恐龙。虾作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其历史长达4亿多5亿年。而自称食物链顶端的现代人,历史也不超过10万年。虾如果不是生物演化学霸,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概括他的幸运。
图片来自网络二、盘中餐的虾
谁是第一个吃虾的人,就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解。不过,寻找中国最早食虾的文字记载却不难。2000多年前的《尔雅》就有“鱼高、大虾”的记载,我国食虾历史可谓悠久。今天,除了传统的生吃、水煮、油爆、红烧等传统烹虾方法,2015年一种“虾吃虾涮”的虾火锅火遍餐饮界,被称为餐饮界中的黑马。据说老板还是一位年轻的80后,他把虾与火锅完美结合,从此让吃虾也有了酣畅痛快之感。创新总有意外收获,连饮食也不例外。
虾吃虾涮三、盐与虾的故事
有人说如果是水创造了人,那么盐则创造了文明。盐与虾的故事,今天开个头。在没有冰箱的古代,盐就是古人的冰箱。盐与虾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存储问题,还能使内地旱人吃上虾。虾与盐的结合,还诞生了一种美食——虾酱。虾酱不仅是渔民的餐食,还被社会上层所称颂。南梁刘孝仪在其《谢晋安王赉虾酱启曰》: “龙酱传甘”,将虾酱称龙酱,感谢晋安王送给自己虾酱。今天虾酱仍然是天津、青岛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下饭极品,“臭鱼烂虾、下饭冤家。”(反正我是受不了那个味儿,连闻都闻不了)。顺便一提,今天有了速冻技术,盐又成为鲜虾储蓄和运输的一剂良药。你说,虾能离开盐吗?
虾酱四、文化中的虾
虾在文化中也大放异彩,一句“皮皮虾 我们走”红遍各个网站。但我要说的是画中的虾。我不懂画,但我知道在中国绘画史中,虾一直是个边缘的角色,有也多是偶尔的墨戏。齐白石却让虾大放异彩,他爱虾、痴虾,留下的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忠告,成就了中国一批齐派画虾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画家巴山就是其中一位。我知道巴老是因为一幅《神龙欢庆》图,画中60只虾,以一只虾领头,然后分别是9只、9只、9只、10只、2只、20只,寓意澳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这几组虾在构图上也独具匠心,如一条龙,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幅画在澳门回归祖国的政权交接之际送给了澳门特区政府永久收藏。这是画中的文化也是画中的历史。
巴山及爱女巴燕《神龙欢庆》最后 ,最有格调的食虾,是随心所欲,不求有理有据。三五好友,把虾言欢,足以。
运城李想大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