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翻翻的书,不值得读。
哪怕只读一本书,也要让书上的内容结结实实改变你的生活。
一、读书看到的方法
如何《把时间当作朋友》标准答案: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跟时间成为朋友的第一步:感知时间。
其中”写时间日志”是起步阶段的方法论:
第一,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
第二,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第三,每天只需要花10分钟左右。
最后,可以在本子上穿根绳,挂在家里洗手间马桶对面的墙上,每天坐在马桶上的时候,顺手就写完了。
优点: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都知道自己去年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
二、读书做到的方法
仅仅读书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哪怕只是想要学习知识。
于是,兴致勃勃的开启时间记录之旅。
记录每天下来,傻掉了。内容如下:
7点—8点,起床洗漱、吃早饭;
8点—8点半,走路上班;
8点半—12点,高强度工作;
12点—12点半,食堂吃午饭;
12点半—18点,认真工作;
18点—18点半,食堂吃晚饭;
18点半—22点半,继续工作;
22点半—23点多,回家洗漱睡觉;
如此规律的生活,持续不断,周而复始,毫无改变。
翻看记录,被吓到了。如此完整、统一的时间记录,竟然就是生活的全部。
原来这就是“温水煮青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之中,让人毫无察觉,却又无力挣扎。
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被不知不觉煮熟啦?
三、优化调整的方法
就像财务记录,是为了找到不知不觉花掉的钱一样,写时间日志也是为了让你找到时间的缝隙。
首先,优化时间记录方法。
从写时间记录,到写“事件——时间日志”。
之前的时间记录,往往只记录事件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
调整之后的“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
它们的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
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开始尝试着在记录的每个事件后面加上时间。
其次,将事情调整并联。
从家里出门到办公室,匀速步行需要20分钟。如果15分钟,走太快容易出汗,打湿衣服容易着凉。
路上可以听音频,比如:微信读书里面,免费的樊登读书,关掉流量也可以听一本书。
四、后记
临近年底,开始正常加班。甚至不能自己做一顿饭,舒舒服服睡个觉。
但,越是忙,越要好好睡觉;越是忙,越要好好锻炼。
一个小时的跑步锻炼是不可能了,那就换。
锻炼通常有四种目的:减肥,塑形,柔韧,心肺。
真正最关乎体能和健康的,是心肺功能。
训练心肺功能,只需要高强度训练TABATA几分钟。
在千篇一律中寻找到不同,穿梭于时间的夹缝里自由呼吸。
时间,让我们彼此做个好朋友吧,握握手。
这是安之森林里种下的第174颗树苗
不种一棵树,何以成森林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停止焦虑,关注自我成长,007行动记录。
蜕变是个缓慢得看不见的过程,请耐心一点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007不写就出局,每周记录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