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23:精读《园丁和木匠》第2天

Day23:精读《园丁和木匠》第2天

作者: 姗姗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7-29 17:02 被阅读0次

笔记:

混乱是有其价值的。一个可以变化和演进的系统,即便是随机演变,都可以更加智慧、灵活地适应变化中的世界。

于是,人们为了进化演进得更加具备生存优势,采用的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交替地进行探索和运用。

而成人和孩子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的背后逻辑在于:年轻的大脑天生就要探索,成熟的大脑则负责运用。

因此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无论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是胆大还是胆怯,是注意力集中还是分散,是蒲公英还是兰花,都会无条件地爱他。不用自己那有限制性的大脑和学习方式去教养孩子天生的成长特性。这种爱就能让“无序”的智力发展成为可能。孩子因此而可以尽情探索,不急着运用,并让不同的想法代替他们去试错。

孩子也就能因此而遵循着自己本能的内在节奏成长得更加灵活而完整。

联想:

得到联合创始人脱不花的“鲁莽定律”:先搞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也就是说当遇到遇事儿,特别是难以抉择的事儿,让自己快速进入“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正向循环过程。

感悟:

一直觉得这个行动策略很有建设性,但是又始终想不通该如何去理解和解释其背后的依据和逻辑。

现在似乎明白了一点儿。自己之所以想不到这个策略,是因为相对于脱不花的思考方式,自己的大脑属于灵活性很低的运用型思维。遇到事儿整个人的思考模式都是僵化而封闭的,没有探索和试错选项。

那么想要建立探索和试错的应对思维,就是要把自己的思考方式塑造得相对得开放而灵活。具体的方案就是为自己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自勉:

【原本计划今天写3条笔记,但是真正做了以后,才发觉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预期能力间的差距有多大。

试验新的笔记方式来促进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思考,还在探索中。虽然还不知道这个方式跟之前的版本比,优化的地方在哪里。但是,直觉告诉我,只要接受暂时的不适感持续做下去,对于摆脱习惯性纯摘录书籍内容,尽可能锻炼自己的转述、整合和提炼要点的能力还是会很有帮助的。

这是依然是一个粗劣的学习阶段,但是没关系,只要勇敢地试验,反思,并且迭代,一定会越来越靠近自己期望的水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23:精读《园丁和木匠》第2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cf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