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七周年,故事的开始其实微不足道
这个公众号已经在大家的陪伴之下,走过了7个年头了。
特别感谢屏幕前的你,七年了,你还在。
还依稀记得,当初申请这个公众号的那天,是十一小长假的前一天。上完课无聊,随手注册了一个公众号,注册的时间被我记录在微信号上面——20160930。
20160930,这一段属于互联网的记忆的数字串,十分普通,非年非节,若不是我刻意用微信号名称来记录,恐怕我也早已忘记。搁到哪里,它都不太是一段能让人记得的数字串。几乎不会有人选择这一天作为一个特殊意义的纪念日。这一串数字,这个公众号的第一步,是多么地平凡。说起来,我真的很感谢互联网的记忆。穿过七年的时光,我回想起那个微不足道的开始,仍然感慨万千。
过去的七年里,经历过最开始的随心所欲地写一点东西。那时候的自己,觉得能够表达,能够把自己的内心所想表达出来,或者是能够记录生活中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是一件多么不错的事情。后来,大约是在研二实习的时候,我想着要不开个流量主玩一玩。就在这样的契机之下,我开启了流量主之路。慢慢的,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这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最开始的注册名字是三点半咖啡,因为那个时候,总是感觉睡不醒,为了保持精神状态,下午的课前总会喝咖啡。偏偏我对咖啡又不敏感。那会儿学校图书馆的一楼,新开了一个咖啡馆。咖啡馆里的小姐姐的手白白嫩嫩的,端给我咖啡的时候,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在注册名称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就想起了那双白嫩的女孩子的手,就如同古文里写的,“指如削葱尖”的那种感觉,是那种一下子就把我拿捏住了的那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美好。
大学时代,我最喜欢待在图书馆里看书。感觉自己骨子里,好像对文字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每当沉浸在书海里,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好像不再是原来的我,就好像,在文字里,我找到了一种我追寻多年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变得格外安宁。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安静,仿佛能让周围的一切喧嚣让路。
其实若是你问我,我追寻的书里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我也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或许,用“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类似的句子来回答,恰是应景了。起初,我是在公众号上写一些读书的感悟,或者是日记一类的文字。也没有很多人关注,我也不追求这些。
那个时候喜欢在文学社玩耍。社里有一个朋友分享过,在他高中时,他运营公众号就达到了两万粉丝。我羡慕得不得了。那个朋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可能还是我自己写的东西少了点东西,后来便愈发勤奋的读书了。
听说他们学文学的时候,写作业都是读书笔记。后来我也跟风开始写。大学两三年,大概写了厚厚的一大本。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和系统的学习,全凭一颗热爱的心。我读书嘛,随心所欲的读,站在书架前,找到一个人名,就把他的全部著作都读一遍。从李涵秋系列到张恨水系列,再到张爱玲系列,再读汪曾祺系列,再去把四大名著这些知道的都再读一遍。读着读着,发现有的人只有一本书的,可把我高兴坏了,兴冲冲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什么的都读了。渐渐的,我也开始读一些外国文学。从托马斯到毛姆,看得津津有味。除了长篇小说,偶尔也看一些短篇,把高中语文里知道的那些作家的集子,都去找来读一读,什么伯尔,浦宁之类的。
那时候毫无目的地读书,还不用参加什么文学类的考试,真的是开心极了。要说有什么成绩,那可谈不上。只感觉自己是在玩儿而已。后来发现,像我这样毫无目的地读文学小说的人很少。我的同学们,可能更多地趋看偏向技巧类的书籍,如何说话啊如何做人啊如何处事,怎么样提升情商之类的书籍。因为读的是理学学士,后来读的偏理科的教育硕士,我感觉到身边的人把读书当成玩耍的人,少之又少。和大家交流的好处就是能很快发现自己读的书全是文学类的小说,很少有技巧之类的,类型太过单一了。接着就会调整一下,多个分类的书单都可以去找一找相应的书,也去读一读。
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做人的道理。很久以后我逐渐意识到,因为我读的很多书都是偏向文学类的小说,有时候为人处世的时候比较理想化,很少能注意为人处世的技巧和艺术。可以说,学校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内心。学校就像一方净土,某种程度上,是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接触的人,大多是同学和老师,大家都是那种十分十分友好的。
读书多了,想法就多了。我一直坚持用文字记录生活。活跃于像简书、豆瓣等这些平台。申请了公众号的那段时间,我那会儿正在写小说。那会儿才刚刚开始写,热乎劲儿在那里。短短两三年,小说是写了几百万字。完本的时候,我自己都惊讶,原来可以写那么多字!后来读研后就不怎么写小说了,逐渐活跃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来。大约2019年开始,稍稍收了点随心所欲的那种心思,开始慢慢摸索做公众号。
写着写着,写到了毕业。写着写着,一下子写到了今天。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见证过几乎和我同一时间申请的公众号,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稳定的粉丝群,有稳定的广告合作方,也有稳定的写作课程。这样看来,其实我的号已经走在很后面了。
或许,能够从那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尽管中途有过停滞,能一直坚持着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便已经不错。
故事的开始,其实微不足道。
七年过去了,我手中的笔,仍旧在书写着。这便是对那个微不足道的开始的最好的回应。七年里,我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工作;七年里,从单身、恋爱到结婚;七年里,从漂泊到稳定。七年里,跌跌撞撞过的那些瞬间,都可以变成文字,在我跃动的指尖下起舞。所有的一切,都将归于笔尖的文字。可以说,文字治愈了我,文字也重塑了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