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狂览亦舒的作品,如凡尘现世中的一剂鸦片,跟着那一缕轻佻迷香,一路微醺走到故事的最后一页,尔后叹女子情深则孤独。
亦舒笔下的那些女子,卖掉青春走进金屋的喜宝、比烟花还寂寞的姚晶、婚变后重新找寻自我的子君,她们为情为钱所伤,苦苦追逐爱、金钱与安全感的幻影,或势利或被势利。
“势利”呵,这二字,如此准确、精炼,一个势一个利,道尽真相。凡是人情百态写得好的作家,无不有着一股剖析人心后看尽人情冷暖的戾气。“势利”是小说家受宠的题材,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秀场。张爱玲绕不过,简奥斯汀绕不过,巴尔扎克绕不过,亦舒也绕不过。
子君初离婚时才见识人间势利的滋味,愤愤不平,待入世久了,便也安于世态,悟出处世之道。
子君与唐晶。一个先结婚后婚变尝到人生百味,一个尝尽酸苦后修成正果。
唐晶说:一般女人觉得我们运气奇佳。
子君说:我却觉得她们条件奇差。
那到底要多努力,才能让人看起来毫不费力。
《我的前半生》,虽有着“女性需独立,美丽女人无困境”的励志向上,确也只是触及生活皮毛,终究还是要回归言情小说的窠臼,故事的最终,王子还是领走公主步入婚姻殿堂,End。似乎36岁的离婚女性,再如何美丽独立,只能靠另一段婚姻开启后半篇章。我更想知道的是,在婚后的子君是否能再婚姻的围城中,继续着独立的工作与陶瓷艺术之路?
喜宝说:“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我还有健康。我其实并不贫乏。”
“我不介意出卖我的青春,青春不卖也是会过的”
于是她用青春、才华与自尊做了一场交易,换来很多钱。喜宝缺少爱,嗜爱如命,但她更需要钱,她是一个廉价的生命。
“我只要足够生活费,很多的煤烧的暖烘烘,很多巧克力供我嚼食”。
也只有亦舒笔下的女人,才会如此世故和清醒,完全没有故作天真的娇嗔。她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因此在这场交易中活的挣扎,却再也逃离不了曾经堕落的金丝笼。
《喜宝》那个关于很多钱和爱的句子已广为流传。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渴望着的吧。
有爱,有钱,有健康。
我们终究是凡夫俗子,谁也没有错,不过是,不是人人都有能量与机遇成为那些有故事的人。
只要在自定义的幸福里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