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的申请流程已经到了最后一步,内心的狂躁也渐渐平息。借助老公的电脑,把该开展的工作也一一进行了罗列。自己亲自参与其中,内心的焦躁反而减了几分。
照常测试体温,今日的体温稍微降了0.1-0.2℃。突发奇想,把这半个月来测试的体温数值做一条曲线,在身体健康调整方面,是否也有独特的作用呢?
回到呼市有5天了,累计接到了两处管委会的慰问电话,在回发问题时,我甚至心生胆颤,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行程,心中突显一丝“会被带走”的害怕。但听到对方的语气,这才意识到,自己多想了。
开班第三天,突然发现自己get到了好多新的技能。例如:
①将EM中的文件转到电脑上,不必转存,通过office直接分享至微信文件助手,还必须以文件的形式,否则,会是空的。
②打字太慢,直接用了语音转文字,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
③主动找同事进行对话,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除去不必要的焦虑。
④看书,做一点点笔记,突然再想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巩固一下,该如何读一本书。这其实就是书中的技巧,当你想起一部分时,可以只看那部分,想起另外一部分,再看另外一部分,时间累计,会在不知不觉中,又将一本书过了一遍。
《把时间当作朋友》中说,要随时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哪怕当下不能解决,但在将来肯定会有所答复。写文的时候,今天涌现的几点感悟又忘了。
上午的时候,一个快递电话,自己不得不出门,全副武装。拿到快件,疫情铺天盖地的渲染让我感觉总有病毒的存在,回到家,拿着酒精喷了又喷,手洗了又洗。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二章提及,速成绝无可能,期望速成,则是内心的欲望想得到满足,但有些阶段却终究不可逾越所造成。并且,这是一个恶行循环,越求不成,越想逾越,越不过去,越想求。
爷爷和我们一同来到呼市,疫情期间不能随意走动,于是决定转呼啦圈,避免自己光吃不做会长胖。几番尝试,终究没有将圈转起来,我顿时想到了笑来老师提及的,任何事情必定会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一步一步的练习,才会有收获。
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刚开始转的时候,前三天,腰部被圈打青了好几块,一开始的动作很僵硬,但当圈在我的腰上转起来时,受的那些痛苦顿时不值一提了。
我鼓励着爷爷,让他不断尝试,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这项技能。
文中还提及“交换”,用“我有的”交换“我要的”,想要的太多,但可用来交换的“我有的”的东西又太少,直接使得我浮躁,浮躁的什么也干不来。
总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则会限制一件事情的完成。内心不接受不完美的存在,则会惧怕开始去做一件事,怕开始的笨拙,怕开始的漏洞百出。不过,可那又有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