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处安放的同情》这本书里的第三部:遥望远处的灾难里,有这样一个灵魂的质问:我们为何对远处的灾难报以同情,却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书中提到,在1759年,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探讨在他身边的时代和社会中活跃着的道德情感。
在他的书中所讲述了一则道德寓言,让人豁然明白,斯密的道德哲学是以世界为单位来展开的,这则寓言主要讨论远与近之间的紧张关系在道德上具有何种意义。
这则寓言,涉及一场发生在中国的灾难:“让我们假定,中国这个伟大帝国连同她的亿万居民突然被一场地震吞没,并且让我们来考虑,一个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的、富有人性的欧洲人获悉这个可怕的灾难时,他会受到何种影响。”
亚当•斯密继续描述这个“富有人性的伦敦人”会做何反应:“我认为,他首先会对这些不幸的人的遇难表示深切的悲伤,他会怀着深沉的忧郁想到,人类生活如此不安定以及人们的全部劳动化为乌有,它们在顷刻间就这样毁灭掉了。”
不论这名伦敦人受到的震动有多大,那些最初打动他的念头,很快就转化成了对世态炎凉和人生无常的一般感慨。根据他的情怀受哲学熏陶程度的高低,他忧郁的沉思可能会持续的更久一点,或者很快就结束。斯密不无鄙夷地将这一过程称作“精细的推理”。
无论如何,这名“富有人性的伦敦人”迟早要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去:“而一旦做完所有这些精细的推理,一旦充分完成所有这些高尚的情感,他就会同样悠闲和平静地从事他的生意或追求他的享受,寻求休息和消遣,好像不曾发生过这种不幸的事件。”
人的震惊是短暂的,它引发的思索也是短暂的。这是一个典型的过程。
接下来,这则寓言中假设,这名“富有人性的伦敦人”自己要经历一次灾祸。如果明天要失去一个小指,他今晚就会睡不着觉;但是,倘若他从来没有见过中国的亿万居民,他就会在知道了他们毁灭的消息后怀着绝对的安全感呼呼大睡,亿万人的毁灭同他自己微不足道的不幸相比,显然是更加无足轻重的事情。
如果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情感一致的话,人类的未来将是黑暗的。
这就是亚当•斯密从“富有人性的伦敦人”的故事中得到的结论。他充满不安地问道:人们在实际行动中,是否也会像是在情感世界中一样,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优先等级呢?
斯密认为,如果一个人有条件毁灭部分人类,得以阻止即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他会这么做的。
他警告人们勿要盲从情感的逻辑。
通过对“消极感情”和“行为原则”进行区分,斯密做了个总结。他认为,值得庆幸的是,上述二者并不一致。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方式,与他们听任情感摆布时的举止完全不同。
事实证明,人们的情感与他们的行为处于两个不同的次元,这样的话,人们的私心倒是比舍己为人的行为更需要解释了。相对于自私自利,宽松慷慨才是道德上一个更难解的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