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帕”,源起自明朝诗人杨慎招贬谪,其妻工诗文,思念夫婿又怕因书致祸,所以她寄了一方白帕与杨慎。
杨慎手持素帕,反复思索,悟妻深心,作(素帕)诗。
不写情词不写诗,
一方素帕寄相思.
郎君着意翻覆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
冯梦龙亦有诗言: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宝玉赠手帕时,支开袭人去借书,叫大咧咧的晴雯去送帕,说明宝玉大而化之的宝玉,其实很细心,亦开始防范袭人,而把这么关键的事情令晴雯去做。
赠帕,既是表明心迹,亦是回答黛玉之问:
“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吾心依“旧”。
这应该是“旧”第一层意思。即我的性情还如初见。不会更改。
晴文无心的人,送过帕子,一路盘算,不解何意。
黛玉这里却体贴出手帕子的深意,不觉神魂驰荡。故赋四绝,以寄深心。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第二层“旧”的意思,应该是指虽有新朋来到,但知己依旧是故人。
文本内言道:“
黛玉听了,心中发闷,做什么送手帕子来给我?”
又说:
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人吧。我这会子不用这个”。
晴雯答是旧的,黛玉越发闷住,着实思量,方才大悟。
帕,拭泪试汗贴身之物。一方小小的丝帕却承载了它的主人,曾经的悲喜交织。蕴含知己之意。
宝钗未来之前,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万般和气。不意忽然来一宝钗,形貌丰美,性情随和,又有金玉之论,怎不叫黛玉心头战战兢兢。
况且,宝钗对宝玉异常上心,不分日夜往怡红院跑去坐着,害得丫头晴雯不耐烦,误叫黛玉吃了闭门羹,令黛玉直哭了一夜,第二天又填写葬花诗。
黛玉的不安与痛苦,宝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又无法开口明说。
从二人小时候起,就同行同止,二玉之论是贾府内众人都认同的,连下人们都知道,只要老太太一开口,没有不成的。
如今却又有“金玉”之论苦苦相逼,惹得二人矛盾不断。
宝玉若送新帕,黛玉未必能解其深心,正如文本内写得,叫他转送他人。
而晴雯说是旧帕,黛玉才慎重思量旧帕里的万千情意。
旧帕的“旧”其实就是告诉黛玉,知己依旧是故人,愿同喜同悲之人,依旧只有你,令其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