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是鸡汤,就是自己总结的干货。(真·干货)
每天令我们心烦意乱的事情太多了,
可能为买一件东西而纠结一两个月,
可能正准备静下心来好好工作的时候家里的WiFi突然断了,
可能刚刚买到心爱的东西却不慎丢失了,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可能避免这些令人闷闷不乐的小事呢?
如何才能在纷纷扰扰的忙碌生活中稳住自己的步伐,保持内心的愉悦呢?
这里有三条提升幸福感的小建议,请注意查收。
① “纠结症”
其实多多少少当我们面对着两个及以上选择的时候,都会犹豫不决,因为我们无法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面临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不知道当下做出的选择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此时,评分法就出现了,
举个例子,当你决定要买A、B两种服装,当你犹豫不决的时候,静下心来先画一个表格试一下,思考这个问题:“这两款衣服吸引我的地方在哪?”“我为什么买这款衣服?”
买衣服所考虑的因素,大抵看的是下述表格所列到的点,如颜色、质量、价格、卖家态度、品牌、款式等,只不过是因人而异看你注重哪个方面;
那么,给这些因素赋予权重,比如你更看重价格,那么就赋予它较高的比例,如40%,以此类推;

之后对A、B两款衣服进行评分;
最后汇总分数,比较分数,那么就可以选择分数较高的衣服,如在本例中,
A得分:80*10%+90*20%+70*40%+60*10%+80*10%+90*10%=77
同理B得分:80
那么就可以选择分数较高的B服装。
②“丢三落四的小毛病”
拿我自己来说,我就是属于记性很不好的那种人,每次去图书馆学习总会忘带点东西,什么铅笔呀,水杯呀,耳机呀,宿舍钥匙呀等等等等……不仅完不成原定任务,而且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同时还影响心情,
在不忙的时候还忘这忘那,遇到一些急事这毛病更是严重,那怎么办呢?
此时,特定情境法就出现了,
由于我们每天要去往的地点不同,所要携带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拿我去图书馆为例,我不可能还非要拿着一本练习题去公园跑步,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环境的不同来快速转变思维,
第一,“想要盖好楼就要打好地基”,无论去哪,都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你需要携带,比如手机,钥匙,那么对于这些最基本的、绝对不能遗忘的东西,你就要形成潜在的思维模式,这样,即使当你风风火火要去完成什么的时候,你便无须在这些物品上思考而浪费时间。
第二,地基建造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任务了。延申到特定环境当中,比如不同的楼层,不同职位办公室,所需要的设备不一定完全相同,这些不同的、特殊的,就是我们需要留心的。为此,我画了一张mindmap帮助大家理解记忆,

在上图中,当你要去某一个地方旅游,基础的、必备的东西就不必再浪费时间去思考,那么这时你要根据个人特定情况思考,比如外出时是不是喜欢用自带的物品?有没有失眠的问题?
③“比较法”
说到“比较”,可能勾起大多数人脑海里的回忆,比如“不要攀比”“人比人,气死人”,惯性的认为“比较”二字略带贬义,为什么呢?确实,在实际生活当中,不快乐的源泉大多来源于盲目的比较,但是我们又熟知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即便是令你沮丧的事物也能推动你事业的成功。
因此,你有没有想过下面的这种比较法?
想象一下,当你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位你认识的优雅知性的女士,她所佩戴的服饰,她的工作,正是你一直心仪的、想拥有的,好,想象到此先结束一下,这个时候,50%以上的几率我们都会有一定的嫉妒,甚至觉得沮丧,心里暗自伤神:为什么人家就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呢?
好,那么请记住,之后要学着这样想,虽然我没有像她那样混的风生水起,但是我还记得当今有多少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人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相比之下,是不是觉得有些宽慰?
常言道,“知足者长乐”,你要知道,虽然我不是最幸运的那个人,但我同样不是最不幸的那个。
看过上面这些小技巧,是不是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呢?
其实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我们都可以捕捉住生活中的小确幸,所以当下次再有什么烦心事令你皱眉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试一试
这三点,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