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父母双亲大人
第一节 我的父亲
一、幼年丧父 努力求学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员家庭,我的父亲1916年1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邑庙区(后为南市区,现已划归黄浦区)小东门内一条小弄堂里的一户普通市民家庭。我祖父的家境极为普通,生活也不富足;而我祖母则是一个小脚老太,典型的家庭妇女。我父亲出生后,起初与其外婆、舅舅等住在一起。
于我父亲而言,可能最大的不幸就是幼年丧父了。大概在我父亲3岁的时候,其父就不知何故而早早地抛妻别子,离开了人世。这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对我父亲这样的家庭来说,祖父无疑是家中的顶梁柱,他走了,这个家就犹如天塌了一般。“家道中落”这一境况,迅即无情地降临到了我父亲家。我父亲丧父后,就靠我家“阿婆’(不知出于什么传统,我家叫祖母为“阿婆”)给人家做针线活(似乎还有洗衣服之类)赚小钱以维持生计。
假如就凭这样单一的生活来源的话,那么,我父亲生活的可怜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好在我父亲还有另一个依傍:即我们称之为“苏州公公”其人。这个“苏州公公”是我父亲的一个姨妈,嫁给了苏州的一个大户人家的一位杨姓公子。
这个杨家,原是苏州虎丘山附近的一户富裕农家(据说解放后所划分确定的家庭成份为地主),其主业为种植茉莉花,每当花开旺季,每天都能有数两黄金可以进帐,因而每年都收入颇丰。基于这样的经济状况,这位“苏州公公”将她的母亲(即我父亲的外婆)一起带到了苏州,给其养老送终。不仅如此,大概还是这位“苏州公公”从经济上资助我父亲从小起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记得我成年后,我家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时,常常会说,咱们这一家子人,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的水准,我的父亲无疑是最高的。
这样说的依据是我父亲所求学的两所学校。它们分别为上海市万竹小学(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上海市实验小学的前身)和如今上海市中学界的翘楚、在全国也绝对屈指可数的上海中学。
我父亲还有一位姨妈,我们称之为“上海公公”。她的先生,即我父亲的这位姨夫好像当时是万竹小学的教员,而校长是他的好朋友,因了这一层关系,再加上我父亲外婆家的资助,我父亲得以接受了当年上海滩上的同龄人中最好的小学教育。
小学毕业后,适逢上海中学面向上海地区招生,经过严格的招考程序,我父亲有幸成了上海中学在上海地区招收的首届学生(是否为首届这一点是凭我的回忆,可能此提法有误)。当年的上海中学,已经严格按照西方教育的模式设置课程、实施教学了。所以,父亲在上海中学就读初中的3年期间,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比较全面的接受了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的知识学习。在那3年中,父亲还迷上了书法,非常投入地练习,这为他此生能够写得一手中规中矩的好字奠定了基础。后来,父亲因工作的缘故,曾在上海的天马、海燕等电影制片厂所拍摄的多部故事片中书写电影场景中的商店招牌以及电影字幕等。值得一提的是,我父亲凭借初中3年的学习,还奠定了相当的英语学习的基础,使之得以用英语同外籍人士交流,这也为他一生的就业谋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初中3年的学习结束之后,父亲本应再接再厉,继续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进发。但是,可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父亲很懂事地考虑到自己的家境,决心早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自觉地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努力以一己之力来撑起这个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