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教学相长”,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蓦然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古人诚不欺我啊!
那么我从幼儿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坦率地说,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更好地理解了《道德经》中的一些智慧。比如:
“圣人皆孩之”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其实,现实中几乎每个成人都曾经羡慕过小孩子的状态:天真纯朴乐观无忧无虑…可是,童年是回不去的,然而,童年的智慧是可以汲取的。
仔细想来,婴幼儿在我们成人这里得到了关照、喂养、教授知识技能,以及为人处世之道。
也就在同一时刻,婴幼儿用行动把人世间的至善、至美、至真呈现给了我们,或许是作为他们最好的回报!
1. 至善之举:
小孩子的至善 表现在他们没有分别心:小孩子对外人的敞开与友好,是没有分别的,无论是穷人家的小朋友还是达富家小朋友,都会成为好朋友;无论是长相好看的还是丑点的,都会手拉手;绝不会去嘲笑特需和残疾儿童,甚至还会非常自愿地在恰当的时候,伸出援手!
更重要的,小孩子把这种至善无分别心,扩大到了动植物身上,瞧瞧小孩子对待小动物、植物的态度,仿佛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才能看到“物吾与也”的大宇宙观,善待动植物及大自然环境,不正是一种关乎全人类生死的 至善吗?!
小孩子的至善,还体现在他们具有无限的包容心。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刚刚两人还在吵架,甚至大打出手,被老师劝解后,又会很快和好如初,你会发现他们是真的和好如初,不是像我们大人那样“去演”!这需要何等的包容心啊?!
我们总是在劝导自己要“活在当下”,才能不焦虑、踏实,然而却不容易做到。那么,不妨学学小孩子吧,什么叫活在当下?简单来说,纵然是上一刻还有矛盾(过节/恩怨)的人,也要放下,不去纠结矛盾,即使不会和好如初,起码也要放下!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当下的事情上,或许你还会偶有不甘、憋屈、焦虑,但,同时你也会很明显的感觉到心情会越来越好、力量越来越多……顺心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