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想世界的创造 | 书摘

理想世界的创造 | 书摘

作者: Li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16:00 被阅读0次

    人是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卡西尔

    导言:反映论的超越

    (一)人是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

    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之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却是完全不同于动物的生存世界。人是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现存的世界并不满足人,人决心去改变这个世界。

    (二)人掌握世界的两种方式

    1. 以理论的方式观念地掌握世界

    企图获得一种关于外部世界的对象性认识,就是对于真的追求,就是所谓“探求世界”。

    2. 以实践的方式实际地掌握世界

    要将现存的世界改变成人所理想的那个样子,就是对于理想世界的创造,对于善与美的追求,就是所谓“改变世界”。

    3. 两种方式的关联

    探求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准备,改变世界是探求世界的目的。对世界的探求依赖于对世界的改变,最终又服务于这个改变。对世界的改变依赖于对世界的探求,又有助于这个探求。探求之中有改变,改变之中有探求,两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

    然而,对于人类活动的直接目标指向不同而言,就可以划分出两大基本活动:以探求为直接目标的活动,以改变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4. 不同学者的不同表达

    马克思:解释世界、改变世界;列宁:反映世界、创造世界;毛泽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三)人创造理想世界的方式

    人用自己的理性筑成了自我丰富的精神世界。人自我的世界是小宇宙,自然的世界是大宇宙。

    理想世界的创造力量,实际上是人的力量,人的力量又归结为人的理性的力量。人造的世界所以能够无限地“膨胀”,正在于人的理性理想的无限创造性。我们享用着人造世界中的一切,我们为了这种享用而首先将理性这种人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于自然的世界,通过对自然世界的掌握,物化而形成人造的理想世界。

    因此,理想世界创造的实质,即是人类理性的物化。

    (四)人类实践的发展历程

    人类发达的理性,不是吃了“智慧果”后便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原始实践的盲目:神农尝百草

    2. “幻想-实践”过程:崇拜异己的自然理想,天命神权,神话故事

    3. “经验-实践”过程:古代封建社会,以经验为基础的生产实践

    4. “认识-实践”过程:自然科学兴起的近代以来,理论认识指导下的实践


    上篇:实现论

    观念本身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人,而人则能改变世界。——马尔库塞

    第一章 “认识-实践”是一个有中介的实现过程

    (一)

    认识具有抽象的特点,而实践具有具体的特点。

    具体的实践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是人们在“实践-认识”的坐标中,经由种种中介,一步步反映、概括,使认识获得越来越多的间接性、抽象性特点的过程。

    关于从抽象的理论回到具体的实践,必然存在着某种中介,作为居间联系与过渡的思想。这一观点在唯心主义和科学应用中都有所体现。

    唯心主义的思想启示:黑格尔、老子、朱熹。

    科学应用中的两个趋势:时间差缩趋势、中介化趋势。

    (二)

    科学属于知识形态,具有抽象的特点。而生产作为人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从抽象的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到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需要某种中介,起居间联系和过渡的作用。

    “技术”就是这种中介。例如,“科学-技术-生产”模式。

    (三)

    总而言之,“认识-实践”是一个有中介的实现过程,“认识-实践”过程的实现机制,实际上可以归结为这一过程实现的某种中介机制。(——可与“康奈尔的超学科介导模型”相结合!)

    理论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中介是一个“中介体系”,简单地说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进而言之就是作为人的实践主体(三方面)——主体意图、主体能力和主体精神,再进而言之就是与这主体三方面相对应的“应用理论、实践措施”、“实践感性知识”和“心理”。

    具体过程:

    首先,理论认识将自身展开为应用理论、实践措施,从而形成主体意图;

    其次,理论认识将自身展开为实践感性知识,从而加强主体能力;

    最后,理论认识将自身展开为观念、心理,从而形成积极的主体精神。

    主体三方面的改变即是人的改变,观念本身不能改变世界,只能改变人,而人则能改变世界。

    第二章 实践“三主体”

    一、实践主体的结构

    (一)实践主体的划分类型

    1. 按主体的形式结构分:个体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

    2. 按主体的行为结构分:认识主体、活动主体。(皮亚杰,在认识的我,在活动的我)

    (二)实践主体的内部要素

    按其对于实践的功用/效能结构分:主体意图、主体能力、主体精神。

    二、主体意图

    (一)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它告诉人们客观世界是什么,属于一种描述性意识;

    作为创造客观世界的意识,它告诉人们做什么、怎么做,属于意向性意识。

    (二)创造世界的意识

    创造世界的意识,可以作认识论理解,亦可作本体论理解。

    作为本体论理解,它是客观的或主观的唯心主义。例如,柏拉图的世界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老子的道、程朱的理、王阳明的心……

    作为认识论理解,它是认识论的一个辩证概念。例如,康德的实践理性,黑格尔的善的理念,马克思的实践精神,实践意识,学术界有人称为实践观念。

    (三)意图

    1. 实践主体与对象相互作用

    在改造世界的时间过程中,实践主体与对象表现为相互作用。

    主体作用于对象所致的对象合目的的改变,是实践过程的物质产品。

    对象也作用于主体,使主体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对象性意识,就是实践过程的精神产品。

    2. 反映世界的意识

    实践过程的精神产品,其实就是“反映世界的意识”,也被称为“映像”“模写”“摄影”“反映”等,也被称为认知意义上的“认识”。

    作为一种对象性的精神产品,是人已经完成了的、前一活动的结果。

    它是对象性的观念,可称为“主体认识”。

    反映世界的意识、对象性认识、主体认识是一系列等意的概念。

    3. 改造世界的意识

    改造世界的意识,则是以未来实践作为其目标指向,是未来(即将进行的)实践的起点,而作为这种未来实践的起点,它并不是前一实践过程所形成的对象性意识、精神产品。虽然它又必须以此为基础和前提。

    它不是现存世界、现存对象的“复写”“反映”“认识”,而是关于未来实践、尚未存在的对象的超前表象、超前反映、超前预设等。这种超前表象,也被称为意向、意念、蓝图,一般更多地称为“意图”。(——可与“杜威的前瞻式思维”结合!)

    作为一种未来实践的超前预设,是人尚未进行的、后一活动的出发点和规定。

    它是指示和规定未来实践的观念,可称为“实践观念”。

    创造世界的意识、实践观念、主体意图是一系列等意的概念。

    5. 观念

    列宁:观念是人的认识和意图。因此,观念就分为“主体认识”和“主体意图”两个层面。

    这两个层面正好与“反映世界的意识”和“创造世界的意识”相对应。

    6. 主体意图的概念界定

    主体意图是未来实践过程及结果在其过程之初就已存在于主体之内的超前表象,是用以指示和规定即将进行的实践如何进行的观念模型,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世界的意识。

    (四)主体意图何以可能

    1. 实践之初真的就有超前表象?

    人的实践本质上是能动的、自觉的,即是按照一定的主体意图来进行的。

    2. 为什么实践之初就有超前表象?

    理性的预见性,理性的创造性。

    3. 实践之初的超前表象的意义?

    指示方向,规定方法。

    三、主体能力

    主体与对象之间,一个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实践关系。只有在实践关系中,主体与对象之间对于物质、能量、信息的任何交换才成为可能。

    (一)主体能力的内部结构

    实践中的主体能力,就具体化为“主体的实践能力”,是实践主体人的自然力、知识、技能诸方面的综合,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内部依据。

    1. 主体的实践能力首先表现为“人本身的自然力”,即主体的自然机体所固有的内在能力,表现为人体力与智力的总合。

    智力是指人对于外部信息的输入能力(感觉能力)、处理能力(思维能力、变换能力)以及输出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等。

    体力的物质基础,主要指人的整个身体及其运动器官,是执行大脑指令的效应器官、动作系统。

    2. 主体的实践能力其次表现为 为主体所掌握并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知识。

    知识是人后天认识活动的结果。

    3. 主体的实践能力再者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协调动作的能力,是某一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否完成的直接现实性力量。

    (二)主体能力的外部表现

    在“反映世界”的认识活动中,主体能力表现为改变、探索、复写、制作最终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理性认识的功能,成为“反映世界”的力量。

    在“创造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主体能力表现为一种对于主体意图的物化、对象化的能力,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三)主体能力与主体意图的关系

    主体意图是实践过程及结果在过程之初的某种超前表象,是一副未来实践的蓝图。主体的实践能力,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作为自身满足其对象性需要的内在根据,它必将成为这种实践的超前表象或蓝图物化、对象化的现实性力量。反之,如果没有这种力量,主体意图永远只能是意图而不是现实,从而也就没有改变世界的实践,更没有理想世界的创造。

    ——主体能力是将 主体意图 物化、对象化的现实性力量。

    四、主体精神

    (一)精神

    广义的精神概念:与物质概念相对应,指物质的主观反映,包括一切思想意识。

    狭义的精神概念:人的非理性因素,是实践中人的信仰、意志、决心、情感等心理因素。

    本文:主体精神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心里状态。

    (二)主体精神与主体能力的关系

    主体精神与主体能力直接相关。主体精神是主体能力最优发挥的发掘因素。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地决定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发挥,外界任何激发因素对于主体能力发挥量的影响,都是通过影响主体精神而实现的。

    因此,应注重主体人的心理因素、精神风貌的培养。

    ——对课程开发的启示:

    主体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师生共绘课程蓝图。

    主体能力——了解学生已有基础,使之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主体精神——学习动机的维持(名言、激励……)。

    第三章 中介I:理论认识向主体意图的转化

    第四章 中介II:理论认识向主体能力的转化

    第五章 中介III:理论认识向主体精神的转化

    笔者注:书摘,即摘录书中重要观点;斜体字,表个人思考与想法。

    参考文献:李述一.理想世界的创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想世界的创造 | 书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ly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