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看到某公益群里的管理员@所有人:
“献给群里所有从来没有捐过款的人。。。。。。”后面还有几句话,尽显讽刺与鄙视。
我当时就上火了,因为我没有在群里捐过款。
随即点右上角,下拉,退群。
并不是自己没爱心,我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有爱心的。
没在群里捐,那是因为我不相信她们,我不希望自己的爱心奉献的不明不白的。
首先,合法性。
《慈善法》草案明确规定:
“不允许个人发起公开募捐,除非是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还有一条司法解释是这样说的:
“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或者近亲属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应该认定为个人求助行为,法律草案不禁止。
而如果是为了救助本人及近亲属以外的他人在网络上发起的个人募捐,属于非法募捐,则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出台后,无论是不是公众人物,只要以个人名义发起募捐,都属于违法行为。”
隔三差五你就发出一些救助信息,这些人难道都是你家的近亲属吗?
你自己建个群,随便拉一帮人进来,发几个凄惨故事,就开始让我们献爱心?
这不是哄小孩儿玩儿呢嘛!
也有的人说:
“他们是和媒体合作的,报纸上报道过某人需要帮助的事件,我们是帮这些人募捐的”
那你倒是把这些信息发到群里啊!
这样的事,报纸上一般都会留下受捐助者或公益组织的收款账户。
我们自己转账过去多好,为什么还要经过你的手再转一次呢?
还有你说是和媒体或公益组织合作的,那把你们合作的证明拿出来看下,总不能是口头约定吧!
难道这些组织会说:
“XXX,你去发起一场募捐吧!我们给你提供帮扶案例,有人问,就说是和我们合作的。”
这也太儿戏了点儿。
这种事情他们自己发起多好,既帮助了困难人群,又让大众知道了自己的善举,何必还要交给个人来做呢?
既违法又多此一举!
其次是透明度。
这个群里每次捐款,多是群成员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给群主或管理,然后管理会把每个人捐多少做一个总结发在群里。
比如:
张XX 献爱心3元
李XX 献爱心10元
王XX 献爱心2元
马XX 献爱心100元
。。。。。。
捐款结束后,群主会把钱转交到受捐助者手中或账户里。
少的有人捐2元,多的有人捐200元。
假如人们共捐了800元,你收到的也是800元,这没问题。
但你交给受捐助者的是多少钱呢?
我们怎么知道你给的就是800元呢?
虽然你在群里发了些登门送钱送物的照片,
那只能证明你去见过受捐助的当事人了,
却不能证明你具体交给对方多少钱。
另外,献爱心的途径有很多,爱心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多。
你发出一个案例,我点赞算不算是一种爱心呢?
我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算不算是一种爱心呢?
我可以用这些案例教育子女,让他们好好学习、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扶老助弱啊!
一点点爱心,一丝丝善行,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当孩子长大后,也许他的所做所为,能帮助千百万人,这又是不是一种别样的爱心呢?
把我拉进公益群,我是感到很欣慰的。
最起码让我知道有这么一群人,他(她)们有爱心、乐于助人,人间自有真情在。
自己就算不是被捐助者,也会感到心里暖暖的。
但是,就因为我们没在群里捐过钱,你就开始阴阳怪气地朝我们说风凉话?
我认为你的人格是存在缺陷的。
难道因为你捐过10块、8块的,觉得自己很高尚?
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挖苦、讽刺别人?
做人也好,慈善也罢。
不能利用人性的善,去透支他人的爱。
捐款是自愿的,你不合法、不透明,凭什么把钱给你呢?又怎么放心把钱给你呢?
我相信你建这个群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有所欠缺。
做人,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做事,要建立在做人的基础之上。
来自微信公号:轻静 ID:qingjing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