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洞察007:豁然开朗,得良知方寸

洞察007:豁然开朗,得良知方寸

作者: 八宝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23-04-05 12:18 被阅读0次

✅专栏作者:王亚辉,王坦爸爸、华与华资深策略师(最近就职)

✅文字校对:王坦妈妈   ✅文章字数:800-1500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又遇活在自己的世界,还不自知的人。我出自己的私心,名,为自己营销的事业画一个句号,利,挣点散碎银子,所以我千方百计去教化这样的人,企图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公司的船长,当我发现一个月时间的努力对他丝毫没有任何的丁点的改变时,我认真的反思了自己,自己出于私心居然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同时也高兴,自己突然悟出了多年以来,自己帮人的原则,我开心之余,心中豁然开朗,又得良知方寸。

于是有了这个总结:帮人三大原则

在人艰难于殿堂门槛临门一脚之时,拉人一把

在人徘徊于十字路口踌躇不前之时,踹人一脚

在人深陷于泥潭无法自拔困难之时,救赎一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我又称之为又得良知方寸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这个世界上粗劣不负责人的估计,99%,一生都是糅杂在着社会每个功能器官的泥石流中,机械的活完此生的,就如活在套里的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有没有志向,没有信仰,没有内心的坚守,那择一事,终一生,酣畅淋漓的人生已经是一种笑谈,或者是一样死板。

当我发现和人谈志向的时候,却成了笑话,有了一堆的替代词,如:浪子野心、痴心妄想、梦想、理想等等,心还好,想就是空了,而志向,就是很具体,志是某一方面的具体的事,向就是具体的方向。

不知道这是我病了,还是这个世界病了。阳明先生,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则是自古圣贤都拿在首位的教化,如今却是一个笑谈。

郦波老师说,士大夫时代,没有人自杀,但是现在的人却会为一点点挫折而放弃宝贵的生命,如:失恋、落榜。比如落榜的事,阳明先生科举落榜,说了这样的话,吾不以不及第为耻,吾以不及第动吾心为耻,我不为落榜感到羞耻,而我为落榜动心感到羞耻。

为什么?阳明先生,12岁立志做圣贤,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夫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一生做这样的事。但是如阳明子、夫子这样的人,在现在的社会,就是那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所以大多的人,就那这样了,从起量就是一把绝世武器,但是没有人用就是一堆废铁。这就是为什么在科幻电影中,人们会恐惧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人若有自我意识,顶点不过是一个顶级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而已。

因此,我不是圣人,而且即是我是,我首要做的就是爱自己,其次是自己的家人,最后是友人,如果还有余力方能回馈于万民,因为时间有限,如果浪费时间用于教化没有意识的工具人,或者套里人,那就是卑鄙的浪费,而自己也注定成为一个好为人师的人。

所以在9年前我就在内心意识中做了选择,但是一直没有清晰的信条,今天突然就豁然开朗。何为良知,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标准,或者是准则,或者是原则,也如大学中所说,君子有絜矩之道,我也可以理解信条,或者法律条款。华杉老师,对良知的理解是:良知是格子,做事用心,用格子去框,格子之内为善,格子之外为恶,这里这理解也非常的具体和直白。

在这里我就说良知就是一个人做事用心的原则,原则之外是恶,原则之内是善,我帮助他人,在这三条原则之内是善,之外就是恶,如我这一个月做事,就是恶,其本源就是两大私心。这就是阳明所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失败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陷入了拖延中,同时也会让对方觉得很不舒服。

华杉老师,对良知的理解是:良知是格子,做事用心,用格子去框,格子之内为善,格子之外为恶,这理解也非常的具体和直白。

特备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文章版权归属八宝先生,实名:王亚辉,如有合作敬请简书联系。感谢点赞、感谢收藏,感谢关注,感谢打赏。

相关文章

  • 方寸之间(原创)

    喜因方寸 怒也方寸 哀因方寸 乐也方寸 得在方寸 失也方寸 …… 天地有时很大 世界有时有小 全在一念之间 路有时...

  • 致良知

    再说致良知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何为致良知?致良知中的的致字就是到达的意思。良知代表的道德意识。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 《传习录》第29天

    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道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在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良知也。这也...

  • 良知

    人之本为心,心之本为良知。 时刻与良知相通,则无不良。 有良知,自然有不良知。 良与不良,如何得之。 这一点,学问...

  • 岁寒松柏后凋

    松柏傲苍穹,岂肯惧冰封; 良知存方寸,何尝怯炎蒸; 古时不识月,而今广寒登; 平等见道心,任他天地风。

  • 良知从何习得

    中国心学的核心精神是良知。什么是良知?良就是善念、整体观。为什么要加一个“知”呢?因为要了解也要有智慧,这个...

  • 良知从何习得

    中国心学的核心精神是良知。什么是良知?良就是善念、整体观。为什么要加一个“知”呢?因为要了解也要有智慧,这个“知”...

  • 《答魏师说书》---意与良知

    “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依得良知...

  • 舍与得都在方寸间

    日子过得实在太过平淡,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滑过,没有特别的期盼,也不会有什么惊喜,配合着越来越平和的心境,倒也觉得从容...

  • 修无所住,而生其心

    听昨天李鹰老师讲《心经》最大收获,就是直指心结,让我豁然开朗,学习佛学,在于感悟空性,无所住,而生其心,要洞察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洞察007:豁然开朗,得良知方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m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