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诗词大会律诗散文苑中国古体诗词
【七言律诗】次韵黄景仁(清)《杂感》

【七言律诗】次韵黄景仁(清)《杂感》

作者: 文泉野老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06:31 被阅读60次

良医良相梦难成,徒抱清衷枉自鸣。

鸱忌鸥疑无辩处,瓜嫌物议荷亏名*。

蹉跎岁月惭虚度,浪掷光阴愧养生。

连韵吟诗知犯戒,偏图短笔吐真声。

[注]

①鸱忌:鸱,鹞鹰。典出《庄子·秋水》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庄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梁国,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恐慌起来,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

庄子前往看望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鸾凤类),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鶵刚巧从空中飞过,鹞鹰抬头看着鹓鶵,发出一声怒叱:‘嚇’!

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怒叱我吗?”

②鸥疑:典出《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

③瓜嫌:瓜李之嫌,借用瓜田李下成语原典,出自《君子行》。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作的一首诗,开头四句流传久远:“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意思是:从别人家的瓜田旁经过,即使是鞋子脱了脚跟,也不要弯下身子去提它,这是为了避嫌,否则有人会疑心你摘瓜,所以说“瓜田不纳履”。同样在李子树下经过时,即使是帽子碰歪了,也不要举手去正它,这也是避嫌疑,不要被人误会你偷李子,所以说“李下不正冠”。

物议:众人的议论;非议。出处:《宋书·蔡兴宗传》:“及兴宗被徙,论者并云师伯 …… 师伯又欲止息物议,由此停行。” 宋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子一知异不为物议所归,未尝造门,其高洁如此。”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相关文章

  • 【七言律诗】次韵黄景仁(清)《杂感》

    良医良相梦难成,徒抱清衷枉自鸣。 鸱忌鸥疑无辩处,瓜嫌物议荷亏名*。 蹉跎岁月惭虚度,浪掷光阴愧养生。 连韵吟诗知...

  • 杂感(清.黄景仁)

    《中国诗歌集》AAC 仙佛茫茫两无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 泥絮沾来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

  • 杂感【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

  • 黄景仁《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

  • 【道子说】再来谈“百无一用是书生” 2019-03-04

    “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一句诗,出自于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

  • 为何有人说有心杀贼的谭嗣同却是“卖国贼”?曾主张卖西藏和新疆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清朝黄景仁的《杂感》一文中,黄景仁本是黄庭坚的后裔,但是这时早已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在他四岁时便去...

  •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

  • 杂感

    杂感 清 ·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

  • 次韵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之一 掌外婀娜掌上轻,瑶娥把酒觑分明。 画屏舞冷惜飞燕,鸾瑟歌柔数别情。 一曲梨花歧路绝,半池柳影晚霜成。 潇潇叶...

  • 次韵黄景仁绮怀十六首

    寒夜 丁酉十月十三日夜,万感难排,因读清人黄景仁《绮怀》,偶得“聊就昏灯写绮怀”一句,遂盟次韵《绮怀十六首》之念,...

网友评论

  • 竹林听溪_子腾:文辞美丽,情感真切,感人入深,欣赏佳作,点赞关注,相互学习:smile::smile::smile:

本文标题:【七言律诗】次韵黄景仁(清)《杂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nv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