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话题是,六岁之前教育重点
三岁看大,六岁看老
一个小孩,长大三岁时候,大概就知道,他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小孩长到六岁,你可以看看他老了以后什么情况
小孩调皮,经常被挨打,你会发现长大后和同事,领导的人际关系通常不怎么好,相处别扭;
比较乖巧的孩子比较会躲,会想办法少挨打,长大以后,他在人际关系方面通常比较和谐。
六岁以前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因为还没进入到小学,幼稚园和家庭教育也是同一个阶段。
孩子是摇摆不定的,因为人是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要学合作,一方面也要学对抗,
这两种是生存必要的东西。所以孩子顽皮,是在学习,听话也是在学习。
六岁以前学习的是和人相处,和人相处,不是学习都听话,也不是学习都对抗,
了解这个状况后,随着他的生活,慢慢培养他将来为人处世各种状况,都能适应的好
孩子三岁以前,没有什么性别观念,男女观念,三岁以后慢慢有兴趣,
男孩模仿爸爸,女孩模仿妈妈,以父母做自己榜样,孩子自认为这样就是父母,这叫做自居。
单亲家庭这方面会比较缺失一点,因为不知道模仿谁。
四岁时候,喜欢各种翻腾,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和身体,在建立自己全面掌控他身体的一种信心
一个人他的自立,体能,知觉都是在四岁半可以看到很清楚
四岁半之后,大脑不大会发展。四岁半以前没有很好启发,这辈子智力会很大受限。
乡下孩子体能大都比较好,因为四岁半以前会跑到外面玩泥巴,去追,去跑,这样体能就好。
城镇孩子一天到晚关在水泥笼子里,所以行动比较迟钝,知觉不灵敏。
动物关起来养,和放出去野养,长大后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五岁以前,语言学习不要超过两种,凡是一个人会讲太多的语言,他没有一样是讲得好的,
他只能达意,没有办法精和雅,他只会把意思说出来,没有那种深度。
父母主动跟小孩多说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说多了,慢慢就理解了
五岁和四岁,会明显不一样,会读,会写,对数字很有兴趣。孩子学很多没有好处,深化,丰富化比较重要。
孩子到了五岁,基本不需要大人照料,基本日常生活拿餐具洗碗自己大小便处理,穿衣服,整理好衣服,书包自己理好等等。
凡是和衣食住行有关的,让他很熟练,自己能处理,一生受用无穷。
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幼稚园不是学东西,而是去玩的。
幼稚园布置一个比较良好的,安全的,丰富的多选择的游戏场所。
因为透过游戏,很容易学习,也很容易社会化,幼稚园也是在配合家庭教育
小孩进入小学,大人都是很开心,但是小孩是很紧张的,他从很自由开始变成受限制,要过规律的生活。
小孩进入小学,情绪是很复杂的,心里多少有点恐惧
同时也有点期待,相当的紧张。他不会讲,但是心里头乱的不行。
六岁以前,需要我们全心全意照顾好,因为他的任何一件事没有坏事
他没有坏的观念,都是在学习,也更愿意接受改变
网友评论